首页> 中文学位 >“拆迁三部曲”:国家权力基层运作——以镇江市长江镇为例
【6h】

“拆迁三部曲”:国家权力基层运作——以镇江市长江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1.2相关文献综述

1.3研究对象:一个宁静的丘陵小镇①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榜样社会”:“典型”先行

2.1 “树典型要村干部先行”——以长虹村村支书赵虎为例

2.2赵治平——一个“软柿子”的代表

第三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嵌入在地方上的“外围工作”

3.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拆迁户赵勇为例

3.2 “借权”村干部——以拆迁户张全福为例

3.3 “人情法则”:“外围工作”背后的逻辑

第四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拔钉子”

4.1薛琐——一个“软钉子”的代表

4.2 “动迁组”:一种非常规的拆迁模式

4.3“小动迁”:一种小成本的“拔钉子”模式

第五章 结论

5.1转型中的国家与社会:一个现代性的视角

5.2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文献的批判性梳理,本文基于“权力运作”视角,以长江镇拆迁博弈为个案,考察了整个拆迁过程中国家的“摆平”逻辑——“拆迁三部曲”,即前期的“树典型”、中期的“外围工作”和后期的“拔钉子”。本文认为,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走出了既成的互动模式,呈现出一种强策略化—弱制度化的特征。一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利益主体的分化,在与社会的利益博弈中,国家不再“所向披靡”,被迫给予给社会一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后,作为一个理性行动主体,在与国家的利益博弈中,社会表现出了主观能动性的一面,积极维护其自身的合法利益,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身的发展空间。但正因为社会获得的发展空间是一种“倒逼机制”的结果,一旦触碰到国家权力边界,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实质性抵牾时,最终“让位”的仍然是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