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6h】

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相关概念界定

1.4研究框架与方法

1.5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协商民主理论

2.2信息不对称理论

2.3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的现状分析

3.1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的现状

3.2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3.3第三方参与的缺失是当前监管体制运行低效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 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4.1食品安全监管的代议制过程分析

4.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第三方参与的博弈分析

4.3委托——代理模式下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模拟实验

4.4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实例分析

第五章 构建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

5.1完善制度保障,明确第三方参与的法律地位

5.2通过公共协商,型构第三方参与的协商机制

5.3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信息处理系统,畅通信息渠道

5.4培育第三方主体,塑造参与能力

5.5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应急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标示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而探究西方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经验,不难发现第三方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已得到诸多国家的认可。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希冀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本文认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第三方参与的缺失或不到位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屡屡发生的症结所在。通过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现状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的不足,并且通过博弈理论分析和MATLAB7.0模拟实验,论证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进而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路径必须包括第三方主体。且对监管体制的变革路径、变革方式指明了方向,提出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渐进性改革,逐步迈向相对单一的第三方充分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这一体系变革中必须通过完善制度保障,明确第三方参与的法律地位;通过公共协商,型构第三方参与的协商机制;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信息处理系统,畅通信息渠道;培育第三方主体,塑造其参与能力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最后,对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