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义工群体研究——以深圳市盐田区义工联为例
【6h】

义工群体研究——以深圳市盐田区义工联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承诺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深圳盐田义工群体发展简介

1.3.2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第二章 行为与情感

2.1 义工群体的基本特征

2.2义工群体的内外互动

2.2.1 义工群体的内部互动

2.2.2 义工群体的外部互动

2.2.3义工与社工的联动

2.2.4 义工管理者

第三章 规范与管理

3.1义工群体的规范

3.1.1规范

3.1.2规范的功能

3.2 义工群体内部管理过程

3.2.1 成员招募

3.2.2管理与培训

3.2.3评估与激励

3.3 不足

第四章 目标和价值

4.1 义工群体的目标

4.1.1个体目标

4.1.2群体目标

4.2 义工群体的价值

4.2.1 做优质导体——传播关爱,温暖社会

4.2.2 符号化的“义工服”——实现理想的工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小群体理论为理论支撑,按照小群体社会学家西奥多·M·米尔斯提出的群体运作过程的五大阶段,以深圳市盐田区义工联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及观察研究,对义工群体的运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西奥多·M·米尔斯将复杂的人际过程分成了五个阶段:行为、情感、规范、群体目标和群体价值观念。按照义工行为,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义工群体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奉献性、公益性、组织性五个基本特征,笔者认为此外义工群体还具有持久性与符号化的特征;义工群体的情感过程体现在义工群体的内外部互动过程中,对内义工之间遵循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规则,对外义工自愿、无偿帮助社会困难群体同时通过受助对象的感恩之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规范管理阶段,本文以深圳市盐田区义工联为例着重对义工联运作过程中的成员招募、管理与培训、激励与评估等部分进行了描述研究,义工规范是对义工“乐于助人”行为的激励、能够满足义工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存在着义工组织注册难、经费来源渠道狭窄、义工自身权益维护条例不明确等不足;义工个体的目标在于通过自己的无偿奉献帮助困难群体、提升人生价值,希望义工群体能够实现社区化、项目化、专业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传播关爱文明,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工群体中来,使社会更加美好和谐地发展;义工群体所追寻的价值在于希望能够使义工精神成为传播关爱、温暖社会的优质导体,“义工服”的符号化发展成为义工群体实现其理想的有效方式。笔者呼吁义工精神能够感动并影响更多的人,使义工事业蓬勃发展,义工群体不断壮大,社会能够健康和谐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