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
【6h】

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的内容、架构与方法

1.4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休闲与休闲方式

2.1休闲的涵义解读

2.2休闲方式的内涵考察

2.3休闲与休闲方式的关系之辨

第三章 马克思休闲思想及其理论启示

3.1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源起与发展

3.2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主要内容

3.3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理论启示

第四章 休闲方式从传统到当代的嬗变

4.1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发展与特点

4.2近代以来中国休闲方式的发展变迁

4.3中国休闲方式历史演进分析的现实价值

第五章 当代中国休闲方式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5.1当代中国休闲方式的主要问题

5.2休闲方式问题的成因分析

5.3影响休闲方式发展方向的四个维度

第六章 科学休闲方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6.1科学休闲方式的内涵

6.2科学休闲方式的时代意涵

6.3科学休闲方式的历史必然

第七章 构建科学的休闲方式的现实路径

7.1建构休闲教育体系,传播科学休闲方式的内在价值

7.2以民富优先为原则,夯实科学休闲方式的物质基础

7.3以平等正义为导向,完善科学休闲方式的制度保障

7.4弘扬先进休闲文化,凸显科学休闲方式的精神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所拥有的物质基础和自由时间日益丰盛,休闲不再属于少数有闲阶层,而逐渐被整个人类所享有,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并非任何历史发展阶段的休闲方式都能反映休闲的本质。尽管在同一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样态,可在不同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却显现出变动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说,受休闲主体和客体发展水平,以及两者关系变化的影响,休闲方式会偏离休闲本质,出现阻碍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
  就中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情况而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经不同程度的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限制,休闲时间——节假日日益增多,休闲客体——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成果日益丰盛,休闲主体——人的休闲意识逐渐提升。休闲方式呈现出选择多样、需求丰富、传统与现代结合、个体性与集体性同时凸显的发展状况,这不仅得益于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且,得益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休闲产业的发展,相应的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但是,在中国休闲方式整体发展状况良好的形势之下,存在着大量不科学的休闲方式,这些背离休闲本质的休闲方式,给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休闲方式出现了被动化、娱乐化、物质化、商品化、集中化、模式化、排他化、时尚化等不科学现象。休闲主体对休闲本质认知不足,出现将休闲当作休息、享乐、购物、身份地位的炫耀机会等错误认知,导致不少人失去对精神的追求和对更高休闲技能的向往;与此同时,休闲客体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失衡,造成供给内容上,重物质资源,轻精神发展,重外国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一元化现象,以及供给结构上批量化、重复化的单一供给模式,这些都导致休闲主体对快时尚和物质享乐的极致追求与盲目跟风,不仅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除此之外,休闲客体在休闲主体间的分布不均,导致不同阶层、地域民众无法平等享有休闲资源,使一部分人的休闲需求长期被压抑,无法得到满足。
  科学休闲方式的提出致力于对不科学休闲方式的改变。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亦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从理论基础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内核;从现实发展情况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有利于理性处理劳动与休闲、消费与休闲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我国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指导,汲取古今中外休闲文化之精华,在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制度、文化、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展开的。构建科学休闲方式的目的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休闲方式中的不科学现象,从而尽可能的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