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马来酸酐—丙烯酰胺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h】

聚马来酸酐—丙烯酰胺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前言

1.2减水剂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

1.3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作用

1.3.1减水作用

1.3.2塑化作用

1.3.3调凝作用

1.4混凝土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1.4.1.静电斥力双电层理论(DLVO理论)

1.4.2.空间立体位阻效应

1.4.3特殊高分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1.4.4浸润作用

1.5坍落度损失的原因和控制坍落度损失的技术

1.5.1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的定义

1.5.2坍落度损失的原因

1.5.3控制坍落度损失的技术

1.6主导官能团理论与分子设计思想

1.7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

1.8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2.1前言

2.1.1马来酸酐共聚机理

2.1.2马来酸酐与丙烯酰胺共聚特点

2.1.3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反应性高分子的特点

2.2主要原料、试剂、仪器和设备

2.3实验方法

2.3.1共聚物的合成

2.3.2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测定

2.3.3共聚物的分子量测定

2.4结果与讨论

2.4.1初始中和度对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

2.4.2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

2.4.3反应物浓度对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

2.4.4反应温度对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

2.4.5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分析

2.5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改性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减水剂的合成与表征

3.1前言

3.1.1单酯化改性路线

3.1.2磺甲基化改性路线

3.2主要原料、试剂、仪器和设备

3.3实验部分

3.3.1单酯化改性的合成

3.3.2磺甲基化改性的合成

3.3.3产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3.3.4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3.4结果与讨论

3.4.1不同改性路线的比较

3.4.2共聚物制备工艺对酯化产物性能的影响

3.4.3共聚物单体配比对酯化产物性能的影响

3.4.4 MA/PEG投料比对酯化产物性能的影响

3.4.5 PEG分子量的对酯化产物性能的影响

3.4.6磺甲基化共聚物分子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3.4.7磺甲基化共聚物单体配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3.4.8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5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减水剂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4.1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4.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研究

4.1.2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4.1.3减水剂-水泥体系的PH值变化及酯化产物的PH值对性能的影响

4.1.4碱性条件下酯化产物的粘度的变化及酯化产物的徐放性研究

4.1.5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研究

4.1.6复配性能研究

4.2砂浆性能研究

4.2.1实验设备及仪器

4.2.2水泥胶砂减水率的测定

4.2.3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

4.3减水剂作用机理研究

4.3.1表面张力研究

4.3.2吸附量研究

4.3.3动电电位(ζ电位)的研究

4.4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在水相体系中制备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通过对影响共聚物分子量的因素的研究,得出初始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温度与共聚物分子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共聚物的分子量的测定,得到制备作为减水剂使用的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工艺.通过对减水剂的表面张力、吸附量、ζ电位研究,发现改性后的减水剂均比未改性的共聚物更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萘系减水剂比合成的减水剂具有更大的饱和吸附量,但彼此的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形态并不相同;减水剂-水-水泥体系具有双电层,加了减水剂的水泥胶粒的电负性显著增加,改性后产物的负电性与改性前相比明显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