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调查及整治策略研究
【6h】

南京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调查及整治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步行空间

1.3.2 步行街区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步行空间的理论研究

2.1.1 国外步行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内步行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城市步行街区的发展和实践

2.2.1 国外城市步行街区的发展和实践

2.2.2 国内城市步行街区的发展和实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环境调查与总结

3.1 概述

3.2 调查范围和调查内容的确定

3.2.1 调查范围的确定

3.2.2 调查内容的确定

3.3 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调查

3.2.1 历史沿革

3.2.2 功能布局

3.2.3 空间结构

3.2.4 流线组织

3.2.5 空间尺度

3.2.6 建筑风貌

3.2.7 设施与景观

3.4 现状问题的总结与归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整治策略

4.1 街区步行空间整治的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连续性原则

4.1.3 多样性原则

4.2 策略一:空间格局的完善

4.2.1 发掘街区的文化特色

4.2.2 构建文化性步行空间网络

4.3 策略二:空间形态的优化

4.3.1 街区空间序列的梳理

4.3.2 街区空间尺度的控制

4.3.3 增加并优化节点空间

4.3.4 空间界面形态的优化

4.3.5 步行空间与建筑空间整合

4.4 策略三:空间环境的提升

4.4.1 建筑立面细部视觉要素的控制

4.4.2 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

4.4.3 营造多样的停留空间

4.4.4 景观的可参与化设计

4.4.5 机动车停放的集约化组织

4.4.6 设置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机动化交通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受到广泛青睐,步行出行方式逐渐被机动化出行所取代,导致城市空间发生改变。传统的城市尺度消失,空间形象趋同,城市文化认同感下降,城市生活变得单调,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唤醒城市空间的活力,城市步行化被重视起来,许多城市通过规划及建设大量步行街区来满足步行活动的需求,但是步行街区现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人流拥挤、空间尺度不宜人、空间环境差等,以至于对步行活动无法完全支持。
  论文首先对城市步行空间的理论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发展和实践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为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然后,确定了南京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实地调查,通过历史沿革、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流线组织、空间尺度、建筑风貌以及设施与景观七个方面对街区步行空间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街区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从空间格局的建构、空间形态的塑造和空间环境的提升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治策略,以改善夫子庙街区步行空间的环境品质。论文探索了步行街区各空间要素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为国内城市在应对相类似问题时提供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袁辛;

  •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 学科 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和生;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南京夫子庙街区; 步行空间; 建筑风貌; 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