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和支撑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6h】

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和支撑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第二部分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综述:面神经损伤模型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目的:
   1.通过监测面神经功能学状态变化成功建立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从而寻求在有效的电凝工作范围内对面神经安全的剂量阈值;
   2.初步探讨不同程度的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提供一个客观、量化的实验平台。
   方法:
   1.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面神经功能状态的监测采用日本长耳大白兔建立面神经颅内段损伤模型,根据热灼损伤的强度设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Sham)、热灼损伤强度0.5W组(HRC1)、热灼损伤强度2.0W组(HRC2)、热灼损伤强度4.0W组(HRC3)。在模型建立后1d,7d,14d,28d观察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行为学改变;HE、Nissl染色观察组织面神经核团病理形态学;监测面神经干传导速度变化。
   2.探讨兔面神经颅内段不同程度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采用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Sham)、热灼损伤强度0.5W组(HRC1)、热灼损伤强度2.0W组(HRC2)、热灼损伤强度4.0W组(HRC3)。Western Blot法测定面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等VEGF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髓鞘、雪旺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形态。
   结果:
   1.不同程度的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安全阈值的探求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1.1行为学变化:面神经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面神经功能状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以第7d为最低,随后逐渐升高。术后28d秩和检验结果显示,HRC各组兔面神经功能损伤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RC对面神经功能造成明显损伤;NC和Sham组在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上效果最好,而它们两者之间经秩和检验得,说明手术操作对面神经无医源性损伤。
   1.2面神经核HE染色:Sham组和NC组,细胞核大而圆染色浅,胞质内可见块状的尼氏体,细胞结构形态趋于正常:HRC各组与Sham比较,HRC3组面神经核神经元变性显著,细胞内空泡增多,胞浆内可见少量尼氏体,细胞结构形态紊乱;HRC1和HRC2组兔脑组织病理改变均较HRC3组有不同程度减轻。
   1.3面神经核Nissl染色:术后神经元数目一直呈下降趋势,术后28d,NC组与Sham组比较神经元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相比,HRC2,HRC3组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核的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减少。
   1.4 HRC对兔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本实验观察了正常日本长耳大白兔、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最大刺激引起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变化。从中观察到面神经损伤后随着时间的进行,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以第7d为最低,第14d有明显升高,28d仍低于正常水平。统计学结果表明兔HRC各组在各时间点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Sha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各HRC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2.HRC对兔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
   2.1 HRC对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表明,NC和Sham组比较,VEGF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HRC各组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在面神经损伤后第7d损伤区VEGF表达明显,在随后的第14d仍有表达,而在第28d时未见明显表达。以上结果提示这种VEGF蛋白在热灼损伤早、中期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中高表达,晚期表达水平下降。
   2.2透射电镜观察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髓鞘、雪旺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本实验研究显示,NC与Sham组面神经超微结构均正常;HRC1组主要的改变是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肿胀,而轴突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说明电流的直接损伤对神经元支持结构损害较小。HRC2,HRC3组,神经纤维结构性损害逐渐加重,热能的损害逐渐显现并呈现缺血性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变形坏死,雪旺细胞细胞器溶解,局部缺血还可以使髓鞘代谢受到抑制,引起髓鞘的病理改变。
   结论:
   1.通过观察行为学、病理形态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监测,证实面神经颅内段模型的成功建立。当单次损伤强度低于0.5W时,面神经功能够完全恢复;当单次损伤强度高于4W时,面神经呈现不可逆损伤。
   2.通过VEGF蛋白的表达与透射电镜对面神经超微结构的观察进一步证实:当单次损伤强度低于0.5W时,轴突结构较为完整:单次损伤强度大于2W时,神经纤维结构开始破坏,并有髓鞘病理改变。
   3.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为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提供一个客观、量化的实验平台。
   第二部分:
   目的:
   1.通过监测面神经功能学状态变化成功建立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从而寻求在有效的电凝工作范围内对面神经安全的剂量阈值;2.初步探讨不同程度的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提供一个客观、量化的实验平台。
   方法:
   1.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面神经功能状态的监测采用日本长耳大白兔建立面神经颅内段损伤模型,根据热灼损伤的强度设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Sham)、热灼损伤强度0.5W组(HRCl)、热灼损伤强度2.0W组(HRC2)、热灼损伤强度4.0W组(HRC3)。在模型建立后1d,7d,14d,28d观察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行为学改变;HE、Nissl染色观察组织面神经核团病理形态学;监测面神经干传导速度变化。
   2.探讨兔面神经颅内段不同程度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采用兔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Sham)、热灼损伤强度0.5w组(HRCl)、热灼损伤强度2.0W组(HRC2)、热灼损伤强度4.0W组(HRC3)。Western Blot法测定面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等VEGF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髓鞘、雪旺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形态。
   结果:
   1.不同程度的热灼损伤对面神经安全阈值的探求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1.1行为学变化:面神经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面神经功能状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以第7d为最低,随后逐渐升高。术后28d秩和检验结果显示,HRC各组兔面神经功能损伤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RC对面神经功能造成明显损伤;NC和Sham组在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上效果最好,而它们两者之间经秩和检验得,说明手术操作对面神经无医源性损伤。
   1.2面神经核HE染色:Sham组和NC组,细胞核大而圆染色浅,胞质内可见块状的尼氏体,细胞结构形态趋于正常:HRC各组与Sham比较,HRC3组面神经核神经元变性显著,细胞内空泡增多,胞浆内可见少量尼氏体,细胞结构形态紊乱;HRCl和HRC2组兔脑组织病理改变均较HRC3组有不同程度减轻。
   1.3面神经核Nissl染色:术后神经元数目一直呈下降趋势,术后28d,NC组与Sham组比较神经元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相比,HRC2,HRC3组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核的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减少。
   1.4 HRC对兔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本实验观察了正常日本长耳大白兔、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最大刺激引起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变化。从中观察到面神经损伤后随着时间的进行,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以第7d为最低,第14d有明显升高,28d仍低于正常水平。统计学结果表明兔HRC各组在各时间点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Sha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各HRC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2.HRC对兔面神经元及支撑结构的影响
   2.1 HRC对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表明,NC和Sham组比较,VEGF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HRC各组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在面神经损伤后第7d损伤区VEGF表达明显,在随后的第14d仍有表达,而在第28d时未见明显表达。以上结果提示这种VEGF蛋白在热灼损伤早、中期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中高表达,晚期表达水平下降。
   2.2透射电镜观察日本长耳大白兔面神经颅内段损伤后髓鞘、雪旺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本实验研究显示,NC与Sham组面神经超微结构均正常;HRCl组主要的改变是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肿胀,而轴突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说明电流的直接损伤对神经元支持结构损害较小。HRC2,HRC3组,神经纤维结构性损害逐渐加重,热能的损害逐渐显现并呈现缺血性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变形坏死,雪旺细胞细胞器溶解,局部缺血还可以使髓鞘代谢受到抑制,引起髓鞘的病理改变。
   结论:
   1.通过观察行为学、病理形态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监测,证实面神经颅内段模型的成功建立。当单次损伤强度低于0.5W时,面神经功能够完全恢复;当单次损伤强度高于4W时,面神经呈现不可逆损伤。
   2.通过VEGF蛋白的表达与透射电镜对面神经超微结构的观察进一步证实:当单次损伤强度低于0.5W时,轴突结构较为完整:单次损伤强度大于2W时,神经纤维结构开始破坏,并有髓鞘病理改变。
   3.面神经颅内段热灼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为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作用提供一个客观、量化的实验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