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NA干扰抑制NCAM140表达对GDNF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的影响
【6h】

RNA干扰抑制NCAM140表达对GDNF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小鼠NCAM140基因有效RNA干扰片段的构建与鉴定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质粒介导的RNAi沉默NCAM140在MN9D细胞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CAM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设计、筛选针对小鼠NCAM140基因的有效RNA干扰序列,构建干扰质粒抑制NCAM140基因表达,同时研究NCAM140基因表达降低后对GDNF介导的MN9D细胞的突起生长的影响。
  方法:1)使用基因序列软件设计、筛选符合公开文献筛选参数的4条靶序列以及1条阴性对照序列,由上海吉玛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与载体质粒pGPU6/GFP/Neo重组后,分别命名为pSi-nca1、pSi-nca2、pSi-nca3、pSi-nca4和pSi-control。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选择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干扰靶点的筛选。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质粒转染MN9D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分别计数同一视野细胞总数及GFP阳性细胞数,计算转染效率。2)筛选的NCAM140有效干扰质粒pSi-nca4转染6-OHDA损伤(200μM)后的MN9D细胞,光镜下测量细胞突起长度实验分组为:空白组、pSi-control组、pSi-nca4组、空白+GDNF组、pSi-control+GDNF组、pSi-nca4+GDNF组;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转染后细胞突起长度的实验分组为:pSi-control组、pSi-nca4组、pSi-control+GDNF组、pSi-nca4+GDNF;按上述分组,GDNF处理组为GDNF(50ng/ml)持续培养24小时,应用IPP(Image ProPlus)软件测定细胞突起长度。
  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中含有所设计的寡核苷酸双链,且序列正确。转染24后,pSi-nca4组NCAM140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提示pSi-caa4为干扰效率最高。光镜下计算pSi-nca4的转染效率为62%,光镜下细胞突起长度的析因分析结果显示,GDNF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6.503,P<0.0001),pSi-nca4的干扰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835,P=0.036),GDNF和pSi-nca4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527,P=0.045);空白组与空白+GDNF组的细胞突起长度值分别为:51.66±2.09μm,57.17±2.78μm,(P<0.05);GDNF作用下,pSi-control组、pSi-nca4组细胞突起长度分别为:56.89±3.43μm,51.82±2.33μ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得细胞突起长度数值的析因分析结果显示:GDNF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5.665,P=0.030),pSi-nca4的干扰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5.870,P=0.028),GDNF和pSi-nca4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5.473,P=0.033);pSi-control与pSi-control+GDNF组的细胞突起长度值分别为49.43±2.71μm,58.48±5.7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nca4+GDNF组细胞突起长度为49.35±3.54μm,较pSi-control+GDN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功设计并筛选了小鼠NCAM140基因的有效干扰片段,成功构建了其干扰载体。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了NCAM140参与介导了GDNF促进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