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企业管理者收购问题研究
【6h】

我国企业管理者收购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MBO的理论基础

第3章西方国家MBO的实践和借鉴

第4章MBO在我国的实践及中西方比较

第5章我国MBO典型案例剖析

第6章我国MBO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7章我国MBO中定价问题探讨

第8章我国MBO的其他问题探讨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MBO(managementbuy—outs),中文意为管理者收购,在西方国家6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逐渐蓬勃发展起来,80年代末达到顶峰。 MBO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兴产物,对我国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同时MBO在我国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清晰产权等方面也将大有作为。它对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降低现代企业的代理成本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等理论为基础,同时密切联系我国国情及管理者收购的实践,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我国企业的MBO实践,从80年代就已经开始。1999年9月,四通公司实施MBO解决长期困扰该企业的产权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瞩目。继四通之后,很多企业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掀起了国内MBO实践的热潮。但因受到我国国情的限制,我国企业的MBO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经理层持股比例偏低、MBO的实施过程不透明、暗箱操作较多,融资渠道不畅等。 为了使MBO在我国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完善使得MBO得以顺利进行的配套措施。这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价格、扩大融资渠道、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等。 总之,在西方国家曾经流行一时的MBO,在我国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已得到了运用,并将在今后的企业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使MBO在我国能够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