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动态联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究
【6h】

面向动态联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独创性申明

第一章导论

1.1引言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动态联盟及其组建模式

2.1动态联盟

2.1.1 VO的内涵

2.1.2 VO的特点

2.1.3 VO的形式与分类

2.1.4 VO的合作形式

2.2基于产品模块化的动态联盟组建模式

2.2.1模块化设计

2.2.2模块化制造

2.2.3模块化与动态联盟

2.2.4模块化产品与模块化企业

2.2.5动态联盟的组织形态

2.2.6基于产品模块化的动态联盟运作模式

2.2.7基于产品模块化的动态联盟运作模式的特点

2.3中小企业与动态联盟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3.1生产计划与控制

3.2单一企业PPC系统

3.2.1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简介

3.2.2准时化生产系统简介

3.2.3约束理论系统原理

3.2.4单一企业PPC系统对动态联盟的适应性分析

3.3供应链环境下的PPC系统

3.3.1供应链环境下的PPC系统概述

3.3.2 SCM环境下的PPC系统对VO的适应性分析

第四章动态联盟PPC的特点、重点、难点及策略

4.1动态联盟模式下的PPC的特点

4.2动态联盟模式下PPC的重点

4.3动态联盟模式下PPC的难点

4.4降低VO PPC管理复杂性的策略

第五章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

5.1延迟策略与客户订单分离点

5.1.1延迟策略概述

5.1.2延迟策略与模块化

5.1.3客户订单分离点

5.2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构建

5.2.1模型构建条件分析

5.2.2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构建

5.3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特点分析

5.4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系统要求

5.5基于延迟策略的VO PPC模型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动态联盟PPC系统的流程、功能及控制策略

6.1 VO PPC系统的流程

6.1.1信息流程

6.1.2物流流程

6.2 VO PPC系统的功能

6.2.1订单管理功能

6.2.2 VO生产计划编制功能

6.3 VO PPC系统的实施策略

6.3.1对各盟员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6.3.2以法律的形式,达成合约协议

6.3.3优化产品和工艺设计,寻找最佳延迟区分边界

6.3.4采取统一部署、总体协调和分散自治的管理体制

6.3.5使用生产进度控制机制

6.3.6采取先进的库存控制策略

6.3.7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第七章动态联盟PPC系统绩效评价

7.1引言

7.2 F-AHP原理简介

7.2.1 AHP的原理与步骤

7.2.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7.3动态联盟PPC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3.1指标建立的原则

7.3.2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7.3.3动态联盟PPC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模块分析

7.4基于FUZZY-AHP法对动态联盟的PPC系统进行绩效评价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VO PPC系统功能模块实现过程

8.1引言

8.2订单管理模块功能的实现过程

第九章总结与展望

9.1全文总结

9.2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A

展开▼

摘要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动态联盟运作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面向动态联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就是如何组织与合理利用合作企业生产资源,实现生产系统的快速重组,提高系统的柔性,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满足市场机遇的系统。对该系统的研究,将把握动态联盟运作的关键环节,促使动态联盟在我国得到更快和更有效的发展,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我国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动态联盟的内涵、特点、分类、合作形式及其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后,建立了有利于中小企业组建的基于产品模块化的动态联盟运作模式。基于单一企业及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对动态联盟问题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动态联盟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客户订单分离点的重新定位,探讨延迟策略在动态联盟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制造资源计划和分层动态物料清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延迟策略的动态联盟生产计划与控制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建条件、模型特点及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系统模型,详细研究了系统的信息流和物流流程,重点分析了系统的核心功能——订单管理功能和生产计划编制功能,并针对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该系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同时从顾客满意、柔性、协同性、信息化和成本等模块构建了该系统的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使用MicrosoftVisualFoxpro6.0为开发工具,对部分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系统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