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和心功能的影响
【6h】

西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和心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主要研究内容

1.4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西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和心功能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基因治疗与心力衰竭

综述三心力衰竭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及其治疗对策

综述四多西环素对心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附录 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are,CHF)是指心脏由于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低下或负荷过重,使泵血明显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静脉系统瘀血甚至水肿,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的表现。CHF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除了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的激活外,细胞因子的激活也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过程。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两种类型。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等;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则包括: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蛋白(TNF-BP)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sr)等。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因子网络发挥正常调控作用,使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处于平衡状态。CHF时细胞因子网络的正常调节发生了严重失控,表现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而抗炎细胞因子相对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ACEI)不但能阻断SNS及RAAS的激活,还能调整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逆转心室肥厚以及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有助于延缓、遏止CHF进展。本文旨在观察CHF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变化、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其对CHF发生发展的作用,探讨西拉普利对CH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CHF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西拉普利对CHF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CHF患者(心衰组)和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抽血6ml,采用CBA蛋白分析系统检测血清中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将心衰组随机分为西拉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临床干预,随访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清IL-6、IL-8、IL-10、TNF-α水平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主要指标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缩短分数)。 结果:1.心衰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1)心衰组血清中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6:(11.74±12.78)pg/ml vs.(4.19±2.46)pg/ml,P<0.01;IL-8:(41.96±45.24)pg/ml vs.(15.98±8.52)pg/ml,P<0.01;IL-10:(14.84±11.39)pg/ml vs.(2.99±3.08)pg/ml,P<0.01;TNF-α:(9.58±5.60)pg/ml vs.(6.28±1.41)pg/ml,P<0.01],而且心功能越差,IL-8水平越高【心功能Ⅳ级:(60.71±65.89)pg/ml vs.心功能Ⅱ级:(33.48±26.00)pg/ml,P<0.05]。(2)IL-8、TNF-a和IL-10三者之间相互呈正相关(IL-8 vs.TNF-ar=0.229 P<0.05;IL-8 vs.IL-10 r=0.218 P<0.05:TNF-avs.IL-10 r=0.420 P<0.01.)。(3)IL-8/IL-10及TNF-α/IL-IO比值随C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IL-8/IL-10:(8.29±11.18)vs.(3.35±3.90),P<0.01;TNF-α/IL-10:(1.78±3.13)vs.(0.77±0.49),P<0.05]。2.治疗干预:心衰组中,已有45例患者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其中西拉普利组25例,常规治疗组20例。结果显示:(1)西拉普利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6:(5.31±2.37)pg/ml vs.(13.79±10.21)pg/ml,P<0.01;IL-8:(15.56±15.41)pg/ml vs.(177.00±294.33)pg/ml,P70.05;TNF-α(8.71±4.31)pg/ml vs.(10.55±3.92)pg/ml,P70.05],其中IL-6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5.31±2.37)pg/ml vs.(8.94±4.30)pg/ml],P<0.01],IL-10水平有上升趋势[03.03±16.77)pg/mlvs.(11.33±7.15)pg/ml,P=0.627];心脏超声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缩短分数均有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45.92±12.31)%vs.(37.44±7.84)%,P<0.01;心输出量:(6.78±2.39)L/min vs.(5.64±1.64)L/min,P<0.01;缩短分数:(25.22±8.73)%vs.(19.86±6.33)%,P<0.01]。(2)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心脏超声指标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有所改善[左室射血分数:(47.51±8.63)%vs.(39.80±7.84)%,P<0.01;缩短分数:(23.52±6.42)%vs.(19.71±4.61)%,P<0.01]。 结论:CHF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紊乱,即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相对不足,参与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西拉普利对CHF患者既能降低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又可能升高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发挥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作用,从而改善心功能。

著录项

  • 作者

    沈丽娟;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国平;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61;
  •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西拉普利; 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