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伤性脑梗塞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6h】

外伤性脑梗塞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外伤性脑梗塞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讨论

附图

第二章 兔外伤性脑梗塞动物模型制备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附图

第三章 CT血管造影对外伤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附图

第四章 重型颅脑伤术后脑梗塞的防治策略

一、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脑梗塞(PTCI)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临床病例的救治,明确PTCI的发病机制,寻找出早期诊断PTCI快捷准确的方法,并规范其治疗,从而进一步改善PTCI患者的预后。
   方法:1.对62例PTCI患者(研究组)与680例未发生脑梗塞的重型、特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情(GCS评分)、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手术、低血压、脱水药、活血药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2.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法制作急性颅高压动物模型,将1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按加压大小及时间再次进行分组。对照组球囊内不注入水。各实验组维持到预设时间后快速一次性减压,减压12小时后使用头颅CT、MRI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各实验组模型建立情况进行评价分析;3.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并发PTCI患者的常规CT及头颅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的结果情况及临床资料;4.将手术治疗的232例重型颅脑伤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两组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PTCI的发生率及预后,探讨重型颅脑伤术后脑梗塞的防治策略。
   结果;1.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及活血药的使用与否等因素与PTCI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2.在对照组及20mmHg组,CT、MRI检查、TTC染色及组织学检查均无异常。30mmHg维持120min组8只(80%)模型制作成功,行MRI检查见梗死区脑组织弥散成像为高信号,TTC染色可见异常表现。40mmHg维持120min组12h内死亡5只,5只建模成功,50mmHg组均在维持60min内死亡;3.CT血管造影成像在外伤性脑梗塞的检出时间上明显早于普通CT;一侧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主干、脑干区域动脉穿支闭塞者预后较差。大脑深静脉闭塞如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同时闭塞者预后极差,而对于单支动脉主干和/或动脉分支闭塞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4.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PTCI发生。同一时间段,治疗组梗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了37.58%。
   结论:1.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等是PTCI的常见危险因素,活血药的使用是PTCI的保护因素;2.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30mmHg维持120min组可以建立PTCI模型;3.CT血管造影成像可用于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并发外伤性脑梗塞的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4.对于需手术的重型颅脑伤患者,术中采用控制减压的方式,术后根据颅内压、脑灌注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及动态复查CTA的表现,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降低PTCI的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PTCI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