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6h】

儿童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与儿童消费

1.1.2 手机使用低龄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流程

第二章 手机界面相关理论概述

2.1 人机界面的基础理论

2.1.1 人机界面的定义

2.1.2 人机界面的发展

2.1.3 人机界面学的研究内容

2.1.4 人机界面的研究意义

2.2 手机界面的相关概念

2.2.1 手机界面的概念划分

2.2.2 手机界面的发展状况

2.2.3 手机界面的设计内容

2.2.4 手机界面的设计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手机用户特征分析

3.1 儿童的一般特征

3.1.1 儿童的定义及划分

3.1.2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3.2 儿童手机用户的生理特征

3.2.1 躯干发育特征

3.2.2 感知觉发育特征

3.2.3 基于儿童生理特征的设计建议

3.3 儿童手机用户的心理特征

3.3.1 儿童记忆与想象力的特征

3.3.2 儿童的思维特征

3.3.3 儿童的学习特征

3.3.4 儿童的情感特征

3.3.5 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设计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状分析及相关调查

4.1 现有产品分析评价

4.1.1 欧盛K7

4.1.2 迪士尼X51

4.1.3 产品对比分析

4.1.4 欧盛K7与迪斯尼M51比较小结

4.2 用户问卷调查及分析

4.2.1 儿童问卷调查分析

4.2.2 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儿童手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5.1 以儿童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5.1.1 细分儿童用户

5.1.2 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

5.2 儿童手机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5.2.1 安全性原则

5.2.2 实用性原则

5.2.3 易用性原则

5.2.4 趣味性原则

5.2.5 文化性原则

5.3 儿童手机人机界面的设计方法

5.3.1 儿童手机硬件界面的构成要素设计

5.3.2 儿童手机软件界面的构成要素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学龄儿童专用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

6.1 学龄儿童用户分析

6.2 学龄儿童专用手机硬件界面设计

6.3 学龄儿童专用手机软件界面设计

6.4 学龄儿童专用手机界面设计评价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建议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和主人,儿童的发展和健康不仅是一个家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技术与设计的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无疑也在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方式,改变着儿童的成长环境。手机作为数字化产品的代表,已然是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也将成为手机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然而儿童由于自身的诸多特点,在与科技产品的交互上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尤其体现在手机的人机界面上,市面上的传统手机无法完全满足儿童用户的需求,如何让手机界面的设计更加适合儿童的操作,符合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首先对手机界面和儿童基本特征的理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出相关的理论资料,其次通过现状分析及问卷调查了解相关手机的发展趋势和儿童使用手机的现状,并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出儿童手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及具体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一则设计实例进行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