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茅苍术提取物抗幽门螺杆菌及抗胃癌细胞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6h】

茅苍术提取物抗幽门螺杆菌及抗胃癌细胞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课题来源

第一章 绪论

1.1 茅苍术研究进展

1.1.1 茅苍术的化学成分研究

1.1.2 茅苍术药理作用的研究

1.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治疗研究概况

1.2.1 幽门螺杆菌概述

1.2.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1.2.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1.2.4 中药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1.3 胃癌及其治疗研究概况

1.3.1 胃癌的治疗现状

1.3.2 健脾胃中药治疗胃癌概况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茅苍术水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幽门螺杆菌菌株的获得及鉴定

2.2.2 供试药液的制备

2.2.3 菌悬液的制备

2.2.4 茅苍术水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试验研究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茅苍术水提物不同溶剂萃取部位浸膏得率

2.3.2 茅苍术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试验结果

2.3.3 茅苍术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茅苍术水提物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3.1.材料和方法

3.1.1 肿瘤细胞株

3.1.2 药材与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茅苍术水提物的制备

3.2.2 细胞复苏与培养

3.2.3 细胞生长抑制检测(MTT法)

3.2.4 台盼蓝拒染观察细胞存活情况

3.2.5 倒置显微镜观察茅苍术水提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2.6 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胃癌细胞细胞核形态变化

3.2.7 流式细胞仪检测茅苍术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2.8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茅苍术水提物对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3.3.2 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3.3.3 茅苍术水提物对胃癌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3.3.4 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胃癌细胞凋亡形态

3.3.5 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茅苍术不同极性部位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细胞株

4.1.2 药材与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供试药液的制备

4.2.2 细胞传代和培养

4.2.3 细胞生长抑制检测(MTT法)

4.2.4 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

4.2.5 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4.2.6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4.2.7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茅苍术各极性部位对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4.3.2 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胃癌细胞凋亡形态

4.3.3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4.3.4 茅苍术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胃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茅苍术水提物石油醚药效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5.1 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茅苍术石油醚部位HPLC-ESI-MS分析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茅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茅苍术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本论文研究了茅苍术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幽门螺杆菌(Hp)的抑制作用和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并对其药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茅苍术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茅苍术水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Hp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茅苍术水提物对Hp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50为8.45 mg·mL-1。比较了茅苍术水提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萃余部位对Hp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萃余部位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石油醚部位的MIC50为0.576 mg·mL-1;乙酸乙酯部位的MIC50为1.04 mg·mL-1;正丁醇部位的MIC50为1.49 mg·mL-1。其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为其主要药效部位。
  2、茅苍术水提物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采用MTT法研究茅苍术水提物体外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作用时间为24 h,药物浓度为1 mg·mL-1时,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3.5%和71.5%,IC50分别为2.93mg·mL-1和3.36 mg·mL-1;作用时间为48 h时,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0%和81.6%,IC50分别为2.18 mg·mL-1和3.13 mg·mL-1。
  Hoechst33342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茅苍术水提物可以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茅苍术水提物可将BGC-823细胞阻滞于S期,阻滞SGC-7901细胞于G0/G1期。
  3、茅苍术水提物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不同极性部位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MTT实验结果显示茅苍术水提液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作用效果最好,经药物处理48 h后,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BGC-823细胞的IC50分别为0.290 mg·mL-1、0.470 mg·mL-1和0.734 mg·mL-1;SGC-7901细胞的IC50分别为0.323 mg·mL-1、0.393mg·mL-1和0.548 mg·mL-1。
  Hochest33342染色证明茅苍术水提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均能够诱导BGC-823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JC-1染色结果证明,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均可使BGC-823和SGC-7901细胞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石油醚部位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作用最明显。
  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分析,茅苍术水提物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以选择性的阻滞胃癌BGC-823细胞于S期,将SGC-7901细胞SGC-7901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在三个不同极性部位中,石油醚部位阻滞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效果略差。
  4、初步分析鉴定茅苍术石油醚药效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LC-ESI-MS联用技术,鉴定了茅苍术石油醚部位中主要的的六个化合物,其中有三个倍半萜内酯类: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Ⅲ,3β-乙酰苍术内酯Ⅲ;两个倍半萜类:eudesm-4(15),7-diene-9α,11-diol和eudesm-4(15)-ene-7a,11-diol和一个聚乙烯炔类成分:4,6,12-tetradecatriene-8,10-diyne-1,3,14-trio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