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学生网络依赖团体治疗效果分析
【6h】

高职学生网络依赖团体治疗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网络依赖的产生及其定义

1.1.2 互联网与高职生群体

1.1.3 高职生与网络依赖

1.2 国内外关于网络依赖的原因、诊断和干预

1.2.1 关于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

1.2.2 网络依赖的诊断标准

1.2.3 网络依赖的干预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和材料

2.2.1 樊富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

2.2.2 网络自评报告

2.3 研究设计

2.4 研究程序

2.4.1 被试筛查及入组条件

2.4.2 团体治疗的方案与实施

2.4.3 效果评估

2.4.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网络依赖发生率

3.3 试验组与控制组前后结果比较

3.4 试验组治疗前后各维度量表得分比较

3.5 试验组治疗前后网络使用自评报告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4.1 团体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4.2 本研究团体治疗的作用机制探讨

4.3 本研究团体治疗的优势

4.4 本次团体治疗所采用的主要理论、技术与方法

4.4.1 团体动力学理论

4.4.2 积极心理学理论

4.4.3 认知理论

4.4.4 游戏技术

4.4.5 体验性的团体活动

4.4.6 图片技术

4.4.7 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技术

4.5 本研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4.6 本研究缺陷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课题来源、发表论文

附录

樊富珉中文网络成瘾(修订)量表

网络使用(行为)自评量表

展开▼

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及自身的互动性、交融性、虚拟性、开放性以及便捷性等特点深受广大网络使用者的喜爱。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较2011年底增加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人们通过互联网求职、购物、娱乐、欣赏音乐、观看视频、收集信息、交流情感等,网络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体验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给人心理造成一些新的问题。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使得一些网络使用者产生各种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2010年发布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人数约为2404.2万人。大专生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最高达19.0%,其次以职高/中专/职专/技校学生18.6%。根据李爱国调查显示: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存在网络依赖的人数占44.9%,其中重度网络依赖占6.3%,中度和轻度分别占15.1%和23.5%。高职学生已是网络依赖的重要群体,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帮助人数众多的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群体,成为教育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和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索的课题。2011年10月,本研究对江苏某高职院校五年制高职14个专业1~3年级学生进行网络依赖量表抽样调查,将量表得分为46~53并符合网络依赖临床界定标准,并结合面谈甄选出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人作为试验组,25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两天的团体治疗,随后进行每周1次、每次5小时、连续4次的强化;对照组给予常规思想政治教育。3个月后再次用网络依赖量表评估。团体治疗干预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得分(42.10±4.82)低于对照组得分(47.96±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量表4个维度中,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维度治疗后得分(13.35±2.11)低于治疗前得分(15.45±2.39),网络成瘾耐受性治疗后得分(8.95±1.79)低于治疗前得分(12.25±2.55),人际与健康问题治疗后得分(11.45±2.39)低于治疗前得分(13.25±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果显示团体治疗对高职院校网络依赖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职院校网络依赖学生团体治疗干预的方法与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