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周大麻素1型受体抑制剂的筛选及减肥作用机制的研究
【6h】

外周大麻素1型受体抑制剂的筛选及减肥作用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观察新合成的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1receptor,CB1R)抑制剂的减肥作用及对抑郁行为的影响,筛选出减肥效果好,中枢副作用低的外周CB1受体抑制剂。另一方面,研究其调节脂代谢的机制,为新型外周CB1受体抑制剂应用于肥胖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方法:
  在体实验:选用高脂饮食诱导成功的肥胖小鼠,给予新化合物,并记录给药组和对照组每天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在给药18天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进行抑郁行为学的检测。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ITT)及葡萄糖耐受实验(GTT)。测定血清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HDL、LDL及LDH、ALT、AST等生化指标。称量小鼠生殖器周围脂肪组织及肝脏。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脂肪细胞及肝细胞的形态。
  离体实验:
  采用PA-Na(0.5 mM)处理HepG-2细胞24h造成脂肪肝的细胞模型,再加入不同浓度(3、10、30μM)的ZH-101-S处理细胞24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试剂盒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代谢指标水平。线粒体数量采用MitoTrackerRed染色法检测,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中ATP含量,H2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膜上CB1受体的表达及p-AMPK、PGC-1α表达水平。
  结果:
  在体实验:持续给予CB1受体抑制剂ZH-101-S30mg/kg的小鼠体重较高脂对照组下降趋势明显。EPM、FST、TST等行为学模型结果显示,与利莫那班组相比,外周CB1受体抑制剂ZH-101-S可增加小鼠在EPM中进入开放臂的频率、时间和运动距离,降低了小鼠在FST、TST中的不动时间。ZH-101-S与利莫那班一样,具有改善高脂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耐受的情况。并可降低小鼠血清CHOL、TG、Glu、LDL、AST、ALT、LDH水平,升高HDL-C,减小脂肪细胞的直径,改善肝脏组织的形态,改善脂质代谢及肝损伤。
  离体实验:
  MTT结果表明0.5 mM PA-Na及3、10、30μM ZH-101-S对HepG-2细胞基本无损伤。油红染色结果显示,与PA-Na处理组相比,30μM ZH-101-S处理使细胞内脂滴的含量显著减少了30.0%。与PA-Na处理组相比,30μM ZH-101-S处理使细胞内CHOL降低了30.0%,TG水平降低了63.6%,且TG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细胞线粒体膜上存在CB1受体的表达,并且ZH-101-S可促进P-AMPK、PGC-1α的表达。与PA-Na处理组相比,ZH-101-S处理可使线粒体数目增加、ATP合成增加及ROS含量减少,线粒体功能改善。
  结论:
  ZH-101-S给药可显著减轻肥胖小鼠体重,改善脂代谢,在保持利莫那班减肥效应的同时避免了其致抑郁样的副作用。其减肥及改善脂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ZH-101-S作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CB1受体,促进线粒体功能,增强能量代谢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