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监管对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研究
【6h】

政府监管对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外部性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4 演化理论

2.5 计算实验方法

第三章 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及复杂性分析

3.1 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复杂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动态监管策略对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影响

4.1 模型构建

4.2 计算实验流程与参数赋值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环境信息披露对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影响

5.1 模型构建

5.2 计算实验流程与参数赋值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的应对策略

6.1 改进政府监管策略

6.2 协调监管水平与惩罚力度

6.3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6.4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6.5 名牌产品供应链成员主动实行绿色发展战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现实中名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其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行为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相应较大,所以,一旦名牌产品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环境行为,一般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名牌产品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寻求改善其链上成员不良环境行为、探索经济有效的环境管理策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而且由于不同主体间的影响作用可能是非线性的和不确定的,从而会涌现出复杂的、难以把握的行为。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名牌产品供应链的复杂性特征对研究其链上成员不良环境行为的方法提出了一定要求。
  目前,计算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能够较好地处理复杂系统问题。鉴于政府在环境治理和对企业影响作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现实中社会公众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计算实验的研究框架下立足于政府视角,一方面考虑了其监管能力的限制,构建了两种监管策略下的名牌产品供应链不良环境行为演化模型;另一方面,构建了政府在直接的环境监管之后披露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环境信息以引导消费者行为的计算实验模型。本文在整体上通过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和计算实验方法,借助计算机模拟仿真,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产品供应链上的不良环境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面对现实中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困境,政府对名牌产品供应链上供应商群体的生产行为实行动态的环境监管比静态的环境监管能更有效地抑制供应商的不良环境行为,名牌产品供应商群体中增加环保技术投入的比例会增多,污染排放总量会降低。
  (2)政府的惩罚对名牌产品供应商群体的排污行为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惩罚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但是政府惩罚力度的增加有可能牺牲经济效率、降低社会福利;在实行动态监管时,政府对名牌产品供应商群体的监管比例会对政府收益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考虑自身收益,则在实行动态环境监管时需要协调对名牌产品供应商群体的监管比例和惩罚力度。
  (3)政府披露名牌产品供应商的环境信息可以改善环境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从而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借助消费者群体的力量来驱动名牌产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群体增加环保投入,减少环境污染,以此达到间接的环境管制目的,从而弥补自身监管能力的不足。
  (4)社会公众是影响名牌产品供应商不良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供应商的环境保护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市场上的消费者是主要驱动力量;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名牌产品供应商增加环保投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只有在消费者环境意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效果才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