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6h】

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

3.课题研究目的

第一章 民俗文化寓意概述

1.1 民俗文化的概念

1.2 寓意的概念

1.3 寓意的分类

1.3.1 生存与繁衍

1.3.2 驱灾避邪类

1.3.3 吉庆迎祥

注释

第二章 民间美术的概述

2.1 民间美术的定义

2.2 民间美术的分类

2.2.1 祭祀类

2.2.2 起居类

2.2.3 穿戴类

2.2.4 器用类

2.2.5 装饰类

2.2.6 游艺类

2.3 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2.3.1 原发性

2.3.2 集体性

2.3.3 承传性

2.3.4 区域性

2.3.5 工艺性

第三章 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3.1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

3.1.1 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基础

3.1.2 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活动

3.1.3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观念形象化的载体

3.2 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的影响

3.2.1 民俗文化传说对民间美术的造型的影响

3.2.2 民俗文化阴阳五行观念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影响

3.2.3 民俗文化的哲学观念对民间美术材料的影响

3.2.4 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审美的影响

3.3 民间美术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3.1 民间美术丰富和记录民俗文化活动

3.3.2 民间美术承载与传播着民俗文化

第四章 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中的应用

4.1 寓意符号在民间美术中的应用分析

4.1.1 寓意符号在装饰类中的应用分析

4.1.2 寓意符号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分析

4.1.3 色彩的寓意在民间美术中的应用分析

4.1.4 传统寓意元素在现代设计的应用分析

4.2 寓意符号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应用特点

4.2.1 通用性

4.2.2 多样性

4.2.3 象征性

4.2.4 通俗性

4.2.5 程式化

4.2.6 地域性

4.2.7 承传性

4.2.8 教化性

4.2.9 时代性

4.2.10 情感性

4.3 寓意在民间美术传承中的作用

4.3.1 延续了远古美术中的精髓

4.3.2 传承了远古的美术造型与观念

4.3.3 寓意是民间美术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4 寓意应用设计实践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在许多方面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极其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化、全球化的浪潮给民间文化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正处在一个低潮时期。而民俗文化寓意的淡化使得民间美术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并导致民间美术逐渐与生活脱节而丧失生命力。对于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继承发展研究它。在民间美术中人们常用寓意来表达对生活、事业、未来的美好祈望与祝愿。如:年年有余、榴开百子、福寿双全。民间美术与民俗同属于民间文化范畴。广大的乡村社会背景不仅成就了民俗文化,同时也造就民间美术。民俗文化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民俗活动由于民间美术的介入,使得民俗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是民俗文化的主要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手段,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的内容与造型形式充分反映着民间习俗的各种事象。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俗互相交织,它们相互依存,对民俗文化的解读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民间美术的重要途径。对民俗了解越深入,对民间美术的解读也就越准确。由于从事民间美术作品创作的主体是广大的民众,因而,民间美术的发展在美化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可以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时下的“全球化”不意味全盘西化,而要维护自己的文化生存,就要避免被同化和一体化。要在国家文化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强调文化差异性,强调保护传统特色文化。本文从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入手,研究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中的应用及对民间美术传承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和促进我们更好地继承、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寓意的应用是民间美术创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而,在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创新中必须遵循民俗文化寓意应用这一原则,同时,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民俗文化寓意的应用是内因,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外因。只有内外兼顾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才能得以比较完整地传承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