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炉下水库溢流坝消能防冲研究
【6h】

老炉下水库溢流坝消能防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本文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国内研究进展

1.4本文研究目的和思路

第二章 水工模型设计

2.1工程基本资料

2.2模型的建立

2.3模型设计

第三章 底流式消能试验研究

3.1底流消能工水力计算与分析

3.2溢流坝底流消能方案模型试验

3.3宽尾墩-阶梯联合消能工模型试验研究

3.4宽尾墩-阶梯联合消能工试验总结

第四章 窄缝式消能试验研究

4.1窄缝挑坎的消能机理

4.2窄缝式消能工的水力计算与分析

4.3窄缝体型主要参数的选择与分析

4.4窄缝消能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4.5窄缝挑坎消能修改方案试验

4.6窄缝式挑流消能试验小结

第五章 最优化消能方案试验

5.1泄流能力

5.2坝面流态、水面线和流速分布

5.3溢流坝压强分布

5.4挑射水舌特性及下游河床流态

5.5 下游冲刷动床试验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老炉下水库位于河源市源城区西南部,在东江一级支流埔前河的支流老炉下水上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由于下水库溢流坝坝址处河谷狭窄,河床底宽约8~12m。两岸¨5.0m高程以下的岸坡为陡壁,河谷深切,两岸陡立高差大,断层及裂隙发育,沿岸体结构面产生卸荷裂隙,岸坡岩体松弛,形成危岩体,所以自身稳定性较差。溢流坝的修建也对下游河床冲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依托于老炉下水库水工模型试验,根据溢流坝窄河谷、高水头、大流量的特点,选用底流消能工和挑流消能工来进行模型比较试验。通过测试溢流坝在各级洪水频率流量下的泄流能力,测试溢流坝下游河床流态和流速分布,对溢流坝的消能形式(底流、挑流消能)和体型进行试验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挑流鼻坎采用窄缝式挑流鼻坎后,可使其挑射水舌沿竖向和纵向拉开、扩散,加剧挑流挑射水舌在空中的碰撞和掺气,增大水舌在空中的消能率,有效的减少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