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
【6h】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跨界水资源管理及其主体的研究现状

1.2.2关于协商的研究现状

1.2.3研究现状分析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对象

1.4.2技术路线

第二章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理论基础和主体分析框架

2.1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内涵与外延

2.1.1协商的概念框架和要素

2.1.2水资源管理的边界来源和跨界管理的界定

2.1.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提出及其概念

2.1.4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外延

2.2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理论基础

2.2.1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协商理论基础

2.2.2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体制分析理论基础

2.2.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个体分析理论基础

2.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框架

2.3.1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维度

2.3.2协商结构和协商行为的分析内容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构成及主体关系假设

3.1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系统构成

3.1.1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界定

3.1.2协商主体的横向和纵向划分

3.2.3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主体的体系构成

3.2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主体外部环境分析

3.2.1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外部环境分析

3.2.2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的制度环境分析

3.3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关系的体制分析

3.3.1由国家单一主体管理到多中心治理的转型

3.3.2由多职能管理到流域管理下的多区域协商的管理变革

3.3.3由单一行政机制向多机制共生的演变

3.4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

3.4.1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析

3.4.2关于公众的分析

3.4.3关于涉水企业的分析

3.4.4关于社会团体的分析

3.5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协商结构及行为假设

3.5.1协商主体协商结构命题

3.5.2协商主体行为假设

3.5.3两个假设的相互印证关系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关于协商主体双轨结构命题的专家调查

4.1研究设计

4.1.1调研目的和方法确定

4.1.2调查对象的确定

4.1.3问卷设计

4.2第一次问卷分析与处理

4.2.1问卷设计及统计结果

4.2.2得出结论的依据及第一次问卷形成的结论

4.3第二次问卷分析与处理

4.3.1问卷设计及统计结果

4.3.2结论形成的依据及第二次问卷形成的结论

4.4后续交流分析

4.4.1总体讨论

4.4.2关于跨界水资源协商公众参与的讨论

4.4.3关于跨界水资源协商组织的讨论

4.4.4关于协商中制度和工具两个层面的讨论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关于协商主体行为的多案例分析实证分析

5.1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的案例选择

5.1.1分析对象

5.1.2案例筛选

5.1.3案例资料来源

5.1.4效度和信度分析

5.2协商主体特征的单案例研究

5.2.1研究总体说明

5.2.2单案例内容简述

5.3协商主体特征跨案例分析

5.3.1跨案例分析的分析思路

5.3.2协商主体总体特征

5.3.3中央政府的特征

5.3.4地方政府的特征

5.3.5用户的特征

5.3.6社团组织在协商中的作用及特征体现(怒江案例)

5.3.7涉水经济组织

5.4验证结论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讨论和政策建议

6.1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的讨论

6.1.1两个结论的相互印证

6.1.2问题的追溯

6.1.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再认识

6.2构建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政策建议

6.2.1基于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6.2.2基于中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6.3.3基于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与创新

7.1.1结论

7.1.2创新之处

7.2不足与展望

7.2.1论文的不足

7.2.2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及参加的主要科研情况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是协调跨界水资源开发利刚中的矛盾冲突,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内涵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协商三个层面涵义,即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协商、体制和组织层面的协商、以及行为和策略层面的协商,提山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基于提山的管理协商概念,系统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内容及特征,进而构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 (2)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及协商行为假设。协商结构是对协商主体之间关系的描述,协商行为是对主体参加到某个跨界水资源管理事件中具有价值导向、行为能力和协商角色的描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采用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形成利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山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 (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提出的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文研究分别采刚德尔菲法和多案例分析法对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论文研究提出的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与协商行为是一致的,二者相互映证。论文从结构和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并对协商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