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至洋山港区江海联运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6h】

长江至洋山港区江海联运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长江集装箱运输体系发展状况及长江集装箱运输中转模式

2.1.长江集装箱运输体系发展模式历史沿袭

2.1.1长江集装箱运输形成历史

2.1.2长江集装箱现有运输模式

2.1.3长江现有集装箱江海联运“一次中转”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2.2.长江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影响分析

2.2.1长江集装箱船舶状况对运输模式的影响

2.2.2长江航道对于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影响

2.2.3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对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影响

第三章长江“二次中转”的各主要备选港口的条件评价

3.1.江海联运“二次中转”运输模式

3.1.1现有外高桥港区的“二次中转”模式现状分析

3.1.2长江“二次中转”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2.“二次中转”运输模式具备的基础条件

3.3.长江主要港口的条件评价

3.3.1长江港口发展情况分析及备选港口筛选

3.3.2苏州港的港口条件分析

3.3.3南京港的港口条件分析

3.3.4武汉港的港口条件分析

3.3.5重庆港的港口条件分析

第四章长江各主要备选港口作为“二次中转”港的战略模式的选择

4.1.各主要备选港口在集装箱中转运输中的运输成本分析比较

4.2.各主要备选港口在中转运输中港口环境因素的分析比较

4.3.长江一类危险品运输对于中转模式选择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加快长江到洋山深水港区的集装箱运输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带动沿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对整个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的运输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洋山港区与长江干线组成了集货源、航道、港口及船舶为一体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大系统,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可行性分析、Sw0T分析及成本最小模型对未来长江到洋山港区的江海联运方式做战略规划与优化,以实现港口布局与航线设置的最佳组合,探索长江到洋山港区江海联运的最优战略发展模式。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历史沿袭及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对长江现有集装箱运输模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其次主要对未来长江内“二次中转”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具备开展“二次中转”条件的港口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与比较。最后采用了成本最小化模型,对长江到洋山中转箱的换装运输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就湘、赣江里一类危险品运输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于长江到洋山深水港区的运输模式的发展战略提出措施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