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水利补偿机制研究
【6h】

我国农村水利补偿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时代发展趋势的推动

1.1.2水资源现状需求

1.1.3农村水利资金的缺口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1.3.2研究的意义

1.4研究内容、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思路

1.4.3研究方法

1.4.4技术路线

1.5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农村水利补偿理论分析

2.1水资源价值

2.1.1水资源稀缺性与价值

2.1.2水资源效用性与价值

2.1.3水资源的产权与价值

2.1.4水资源的劳动与价值

2.2水资源产权

2.2.1水资源所有权

2.2.2水资源使用权

2.3水资源资产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2.3.1水资源资产管理

2.3.2水资源管理与持续利用

2.4水市场

2.4.1水权与水市场

2.4.2水权交易

2.5农村水利补偿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2.5.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主体

2.5.2农村水利补偿的新福利经济学特征

2.5.3利益冲突分析

2.5.4制度分析与帕累托标准

2.6农村水利补偿内涵分析

2.6.1农村水利的特点

2.6.2农村水利补偿对象的界定

2.6.3农村水利补偿的实质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农村水利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3.1农村水利补偿的必要性研究

3.1.1农村水利补偿的基本动因

3.1.2农村水利补偿的催化剂

3.1.3农村水利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1.4解决“三农”问题有赖农村水利健康稳定地发展

3.2农村水利补偿的可行性研究

3.2.1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2.2水市场发育和水权理论发展

3.2.3农村水利补偿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

3.2.4“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引领农村”成为助推剂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投入产出的农村水利补偿收益研究

4.1农村水利补偿收益范围界定

4.1.1利益相关者识别

4.1.2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4.1.3利益相关者与制度演进

4.2农村水利投入产出的灰关联测算

4.3农村水利投入产出宏观总体模型结构

4.3.1模型的组成

4.3.2总体结构

4.4农村水利投入产出宏观子模型结构

4.4.1国民经济子模型结构

4.4.2生态用水子模型结构

4.4.3农业用水子模型结构

4.4.4水资源子模型结构

4.4.5工业用水子模型结构

4.5算例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水资源价值的农村水利补偿标准模型研究

5.1补偿标准的建立原则和构想

5.2水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自然因素

5.2.2经济因素

5.2.3社会因素

5.2.4工程因素

5.3水资源价值评估

5.3.1水资源价值的资产特性

5.3.2水资源价值评估思想和原则

5.4水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及评析

5.4.1水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5.4.2模型评析

5.5水资源价值评估的模糊AHP模型

5.5.1评价参数的选择与标准

5.5.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5.3模糊评价模型

5.6挤占农业用水量的测定

5.7农村水利补偿标准的确定

5.8实证分析

5.8.1广州水资源现状

5.8.2广州市水资源价值的确定

5.8.3广州农业用水被挤占量的测算

5.8.4广州农村水利补偿标准的确定

5.9十一五广州农村水利补偿额度预测

5.9.1预测模型

5.9.2预测结果

5.10本章小结

第六章农村水利补偿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6.1建立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迫切性

6.1.1建立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必要性

6.1.2建立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可行性

6.2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筹集途径

6.2.1主要渠道——财政投入

6.2.2重要途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补偿

6.2.3可行途径——资源水价

6.2.4合理途径——农业水权转让获得的收益

6.2.5补充来源——向农村水利受益者收取的费用

6.2.6其他筹资途径

6.3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运作

6.3.1基金筹集方式

6.3.2基金使用范围

6.3.3基金管理模式

6.4农村水利补偿及基金管理改革建议

6.4.1建立个人或单位承包的水利投入机制

6.4.2建立完善的占用水利设施和农业水源的补偿标准制度

6.4.3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保险化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利用水资源学、计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模糊数学、管理学、博弈论、灰色系统等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农村水利补偿理论的分析和理解,借助对国外农村水利现状及补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水利补偿机制问题,这对指导我国农村水利补偿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村水利补偿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农村水利补偿中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及帕累托优化问题,对农村水利补偿实质及补偿对象进行了界定,并从多个角度对农村水利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其次,用灰关联方法研究了农村水利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大小,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了农村水利补偿的宏观总体模型和五个子模型,并对国民经济子模型、生态用水子模型、农业用水子模型、工业用水子模型和水资源子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析了各系统之间的作用机理和相关关系,分析了单位农村水利投入给各系统带来的产出效益。第三,在遵循农村水利补偿标准的建立原则和条件的前提下,建立了水资源价值评估的模糊AHP评价模型,测算了农业被挤占的用水量,从而建立了农村水利补偿标准模型,并以广州农村水利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从农村水利补偿基金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讨了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筹集方式、基金的使用范围、基金的管理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同时,为响应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遵循“谁收益、谁补偿、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农村水利补偿及基金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从而促进农村水利补偿的可持续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