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粮食加工器具设计研析
【6h】

中国传统粮食加工器具设计研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1.1.1相关课题研究

1.1.2剖析传统服务当代

1.2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2.1课题研究的意义

1.2.2课题研究的方法

1.2.3既往研究状况

第二章传统粮食加工器具的类属关系

2.1综述

2.1.1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2.1.2我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

2.1.3主要粮食作物与传统粮食加工器具的对应关系

2.2基本分类

2.2.1相关器具的分类

2.2.2研究主题的定位

2.3研究对象的确立

2.3.1古代相关农学著作

2.3.2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传统器具

2.4磨、碾、碓的发展及动力方式的演变

2.4.1从石磨盘、石磨棒到石转磨

2.4.2碾的出现及其演进

2.4.3从杵臼到踏碓、水碓

第三章水力磨、碾、碓设计分析

3.1水力器具应用概述

3.2结构设计分析

3.2.1加工部件结构分析

3.2.2动力部分结构解析

3.3功能设计分析

3.3.1结构对功能的实现

3.3.2应用范围及使用环境

3.4材料工艺分析

3.4.1主要木材

3.4.2石材及更新

3.5视觉设计分析

3.5.1空间状态

3.5.2比例关系

3.5.3视觉感受

第四章传统粮食加工器具的设计意识

4.1设计理念层面

4.1.1随地所宜

4.1.2资生捷便

4.1.3物以致用

4.1.4一机多事

4.2设计审美层面

4.2.1从设计审美的角度看传统粮食加工器具

4.2.2素朴质真

4.2.3传统器具中的“均衡”原则

第五章结论

5.1围绕同一功用展开系列设计

5.2善假于物、关照自然

5.3审美是对功能的强化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传统粮食加工器具是中国传统器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与民生息息相关。随着先民对自然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对饮食的“适口”性方面也逐渐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粮食加工器具的发明及完善,成了体现农耕经济时代人的造物设计思想的载体之一。粮食加工器具是一个大的范畴,本课题主要集中在对磨、碾、碓等典型的粮食细加工器具的研究上,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析,挖掘出这几种器具自身的共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这些器具在艺术设计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本文主体分成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阐明粮食加工器具的类属关系,并确立研究对象以及这些对象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第三章重点通过以部分典型案例为对象,从器具设计的结构、功能、材料与视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其动力方式在利用自然能源方面所做出的探索;第四章主要从设计理念与设计美学两个层面来探讨传统粮食加工器具所体现出的设计意识,第三、四两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五章为结论部分,初步探讨传统粮食加工器具体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这类器具与中国其他传统器具在设计层面上的其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