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支座位移法施加预应力技术研究
【6h】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支座位移法施加预应力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预应力施加方法概述

§1.1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概述

一、概述

二、负弯矩的处理方法

§1.2预应力施加方法

1、预加荷载法

2、引入纵向力法

3、支座位移法

§1.3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支座位移法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一、中支座位移法

二、端支座位移法

第三章常州市马公桥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支座位移施加预应力技术研究

§3.1马公桥工程概述

3.1.1工程简介

3.1.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1.3质量控制

§3.2马公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及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3.2.1马公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

3.2.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3.2.3仿真计算

§3.3马公桥工程测试

3.3.1测试方案

3.3.2实测结果

§3.4理论数据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支座位移法施加预应力的技术研究结论

§4.1支座位移法的优点及不足

§4.2在支座位移法施工中的一些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钢结构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佳等.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作为中小跨径钢桥的主要桥型之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中间支座附近为负弯矩区,会导致桥面混凝土开裂,缩短使用寿命.通过预变形的方法,可以对混凝土桥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从而避免桥面混凝土因受拉而出现裂缝.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受力明确、不额外增加投资,值得研究和推广使用.该文结合常州市马公桥工程的建设,对采用支座位移法来施加预应力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了实际效果,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建议,为以后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