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antide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肠源性感染治疗作用的研究
【6h】

Spantide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肠源性感染治疗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肠源性感染及其对策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P物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大鼠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物质在ANP胰腺肠源性感染中的作用,并研究P物质受体拮抗剂Spantide对胰腺肠源性感染的治疗作用,为ANP胰腺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ANP/生理盐水(NS)组(30只)、ANP/P物质组(30只)、ANP/Spantide组(30只).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实验组大鼠胰胆管恒速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成ANP大鼠模型.NS组、P物质组及Spantide组大鼠在制模成功后分别经尾静脉注射NS、0.0025%P物质及0.0025%Spantide各0.5ml.除ANP各组分别取10只做死亡率观察外,其余大鼠分别于制模后8小时和16小时处死.取末段回肠和胰腺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行病理组织学评分;留8小时和16小时尿,用放免γ计数器测定尿液中<'99m>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的脉冲数,计算肠黏膜通透性;取下腔静脉血测定大鼠血浆中淀粉酶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P物质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组织学定位;取胰腺、肠系膜淋巴结和回肠内容物做细菌培养;并对ANP各组作48小时死亡率的统计.结论ANP大鼠肠黏膜损害加重,肠壁通透性增加,受损肠壁上P物质表达升高,应用P物质拮抗剂可有效减轻大鼠肠黏膜损害,减少细菌移位,从而减轻ANP胰腺肠源性感染,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