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权结构、代理权竞争和上市公司高管变更
【6h】

股权结构、代理权竞争和上市公司高管变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股权结构与代理权竞争

第三章股权结构与加权投票机制

第四章案例分析代理权争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代理权竞争和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相对控股的上市公司容易发生代理权竞争权,会直接造成上市公司高管层的变动。文章重点旨在介绍代理权争夺这种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指股东组成的不同利益集团,通过争夺其他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期获得董事会的控制权,进而达到更换低效率管理者或公司战略的目的。企业高层变更一般会是内部或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即对低效率经理人的惩罚。前提是公司价值(绩效)的资本市场表现能够准确传递经理人能力的信息。 国内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表现与高层变动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样,我们很难用绩效来解释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诸如代理权争夺,在更换高层问题上的原因。实践表明股权适度集中的企业,会发生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本文于是从这一现象入手,一方面试图通过代理权争夺,解释股权结构与变更高管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想单独考察代理权争夺这种治理机制发挥的效果。因为,上市公司绩效在管理层变动后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这让我们怀疑股东当初发起代理权争夺的真正动机。全篇主要围绕着代理权争夺的原因,股权结构与代理权争夺的关系,以及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国内资本市场法治环境恶劣的背景下,代理权争夺是股东之间图谋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外在表现。然后,根据投票博弈理论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参与投票表决的理性股东,因为无法识别挑战方(持异议股东)的真实动机和经营能力,导致代理权争夺过程无法避免挑战者的道德风险,直接降低了投票表决的效率。接着,文章使用加权投票机制,解释了股权结构与代理权争夺之间的关系,即对高管发生变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在相对控股情况下,大股东投票权利指数明显偏高,会提高代理权争夺成功的概率;同时,此类结构中关键票股东的数量也多,增加了发起代理权争夺的几率。所以,在相对控股并且存在大股东的企业中,会有频繁高管变更的现象。文章将通过案例分析,真实再现代理权争夺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全过程,明确提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将会影响代理权争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发挥的长期效果;另外,挑战者的道德风险导致代理权争夺出现严重的负面效应。最后,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角度,提出如何改进代理权争夺效率并发挥长期效果的政策建议。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并对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理论进行梳理。第二章重点介绍代理权争夺的一般理论。第三章,引入加权投票机制,利用股东投票权力指数解释股权结构与代理权争夺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计算持异议股东(挑战方)在代理权争夺成功的概率,反映股权结构对高管变更可行性的影响。第四章案例分析反映代理权争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最后一章提出建议并总结全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