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的软件产业布局研究
【6h】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的软件产业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提出

1.2概念的定义

1.2.1软件和软件产业

1.2.2地方政府竞争

1.2.3政府绩效定义

1.3分析框架

1.3.1产业组织学“SCP”分析框架

1.3.2本文的分析框架

1.4本文结构

1.5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主要的创新点

1.5.2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理论综述

2.1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2.1.1地方政府竞争理论:起源与内涵

2.1.2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研究现状

2.2产业布局理论

2.2.1古典区位理论

2.2.2近代区位理论

2.2.3现代区位理论

2.3小结

第三章软件产业布局的传统分析

3.1软件产业的性质

3.1.1横向产业结构的形成与信息产业的分化

3.1.2软件产业的“收益递增定律”

3.1.3软件产业自身的特点

3.2影响软件产业布局的因素

3.3软件产业布局的模型分析

3.2.1模型构造

3.2.2模型分析

3.3.3小结

3.4国内外典型案例

3.4.1美国硅谷

3.4.2印度班加罗尔

3.4.3北京中关村

第四章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

4.1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模型分析

4.1.1囚徒困境

4.2.2政府锦标赛模型

4.2.3小结

4.2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

4.2.1政府的人才政策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

4.2.2自然环境的改善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

4.2.3政府优惠政策的提出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

4.2.4小结

第五章实证的视角:南京市软件产业布局分析

5.1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历史

5.2南京软件产业初期的集聚行为

5.3各区县政府围绕软件产业的竞争行为

5.4南京市软件产业布局的现状及结构

第六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软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日益受到地方政府重视的热门问题。伴随着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北新竹等地软件产业的成功,中国也出现了发展软件产业的浪潮,这种热潮使得各地政府在本地软件产业招商引资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本文主要研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软件产业布局的影响问题。借鉴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思想,提出了“产业绩效—政府竞争—产业布局”分析框架:由于软件产业所具有的巨大预期市场绩效,为地方政府带来了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激励,使得地方政府间围绕软件产业的发展展开激烈竞争;政府的竞争行为又对企业的投资选址,进而对产业布局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一分析线索,结合南京市雨花台区“十一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的实践,本文对南京市软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的分析表明,在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双重性质的竞争:政绩性竞争和经济性竞争。竞争的政绩性效应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完成上级指标为主要内容,形成一种绩效竞赛,这是地方政府作为政治机构完成其功能所必须的。竞争的经济性以实现地方政府及辖区内厂商和民众的经济利益要求为主要内容,形成一种围绕经济利益的竞赛,这是地方政府作为辖区内民众的利益代表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同级政府间的竞争会使得各地方政府辖区内的成本函数趋同化,从而引起软件产业布局的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在软件产业发展之初,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对本辖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和直接的作用,如上级政府不加以引导和控制,极易诱发竞争过度,导致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无效,最终影响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因此,上级政府应该尽快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改变静态的考核方式和单纯注重GDP的传统;强化地方政府辖区内民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意识,疏通下情上达的渠道,形成自下而上的第三方监督机制;适时地适当弱化地方政府作为政治分支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