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中PD-L1/PD-1表达的研究
【6h】

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中PD-L1/PD-1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论文专用术语(符号、变量、缩略词等)的注释表

声明

绪论(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结构和分布

1.1 PD-1的结构和分布

1.2 PD-L1的结构和分布

1.3 PD-L2的结构和分布

2生物学作用

3在移植和疾病领域的研究

3.1 PD-L1、PD-L2/PD-1通路在移植领域的研究

3.2 PD-L1、PD-L2/PD-1通路在抑制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3.3 PD-L1、PD-L2/PD-1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2试剂

2.1建立动物模型的相关试剂

2.2免疫组化相关试剂

3主要仪器与材料

4实验方法

4.1实验分组

4.2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4.3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4.4肾脏组织学观察及结果判断

4.5免疫组化观察及结果判断

4.6统计学处理

4.7实验技术线路

第三章实验结果

1肾移植模型结果

1.1一般情况

1.2病理学检查

2免疫组化检查

2.1 PD-L1和PD-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

2.2 PD-L1和PD-1在S D系同基因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

2.3 PD-L1和PD-1在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肾组织中的表达

2.4 PD-L1和PD-1在CsA抑制排斥肾组织中的表达

2.5 PD-L1表达与小管-间质PD-1+细胞数相关分析

2.6 PD-L1/PD-1在各组中表达的比较

2.7 PD-L1表达与AR小管-间质病理程度相关分析

附图

第四章讨论

1建立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

2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诊断

3 PD-L1/PD-1通路在肾移植中的影响

4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目的:1.建立一种实用大鼠SD系(供体)→Wistar系(受体)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2.了解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中PD-L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问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以探讨PD-L1/PD-1通路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免疫作用,为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1.改良“袖套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2.分四组:正常肾组(A组)、SD系同基因肾移植非排斥组(B组)、SD系→Wistar系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组(C组)及环孢素A(CsA)治疗抑制排斥组(D组),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3.利用二步法(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观察PD-L1、PD-1在各组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肾小管-间质中PD-1阳性细胞数、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4.分析PD-L1/PD-1的表达和移植病理变化的关系。 结果:1.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符合人类肾移植排斥反应Banff’97国际通用诊断标准。A组为正常肾组织;术后七天移植肾病理学检查:B组未见排斥反应,C组呈ⅡB~Ⅲ级急性排斥反应,D组为0~ⅠA级排斥反应。2.PD-L1、PD-1在正常。肾组织(A组)中未见表达;在同基因移植肾(B组)中弱表达于肾小管.间质;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肾组织(C组)中高表达于小管-间质;CsA治疗后的同种异体移植肾组织(D组)中弱表达于小管.间质。各组肾小球均未见表达。3.肾小管PD-L1阳性程度与肾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 结论:1.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的肾移植模型是一个高排异组合,是研究移植排斥的理想模型。2.在此模型上本实验观察到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征:肾小管一间质水肿、充血、出血,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3.PD-L1/PD-1信号通路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