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胶原、蛋白多糖、钙含量变化的研究
【6h】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胶原、蛋白多糖、钙含量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与颈椎后纵韧 带退变相关性研究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结果

图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定量测定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的总胶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钙含量,探讨颈椎后纵韧带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方法:试验组随机选取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病人中的15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的C4~C5或C5~C6节段颈椎无骨化后纵韧带,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7岁~63岁,平均年龄54岁,脊髓型颈椎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X线、MRI检查明确诊断;对照组由东南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为同年龄段10例生前无糖尿病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史、慢性颈肩痛病史、家族性颈椎病史尸体,C4~C5和C5~C6节段颈椎后纵韧带作对照,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5岁~60岁,平均年龄52岁,在死亡后12小时内取材。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取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分,铝锡纸密封放入-80℃冰箱储存备用。Weossner法测定两组总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含量;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钙离子含量。两组标本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比观察后纵韧带的显微结构变化特点。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总胶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钙比值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应用两组均数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结果:①实验组总胶原(294.56±6.32mg/g)含量低于对照组(372.82±13.66 mg/g);②实验组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含量分别为0.78±0.20mg/g、112.08±17.98mg/g;对照组分别为1.42±0.41mg/g、92.43±16.25mg/g;实验组Ⅰ型/Ⅱ型胶原0.17±0.068,对照组为0.37±0.16;③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22.6±4.05mg/g)低于对照组(64.1±12.21mg/g);④试验组钙含量(2.82±0.39mmol/g)高于对照组(2.48±0.17mmol/g)。以上几组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明显肿胀,排列紊乱,实验组细胞形态失去原有的规则性,排列紊乱。 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退变,其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成分发生代谢性紊乱,胶原、蛋白多糖及钙代谢异常,使颈椎后纵韧带丧失原有的特性。颈椎后纵韧带胶原、蛋白多糖及钙代谢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