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
【6h】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思想

二、西方学者的制度理论

三、有关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本文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从改革发展历程看我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制度构建(1949年——1978年)

一、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与银行的从属关系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框架的主要特点

三、银行体制的低效率运作

第二节二元银行体制的制度构建(1979年——1992年)

一、以二元银行体制为特征的银行组织体系

二、独立性不足的中央银行制度

三、地方股份制银行成为制度改革的创新

四、银行职能的“强化”导致转型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第三节银行体制的商业化改革(1993年——2001年)

一、我国银行制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中央银行制度得到强化

三、商业化道路中不良资产的累积和新增

第四节过渡期的改革深化(2001年——2006年)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体制下的国际制度环境

一、WTO金融服务的有关规则

二、我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

三、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银行制度改革

一、监管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三、中外资银行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银行制度风险的积累

一、以金融控股为特色的金融混业经营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所引起的风险

三、法律和监管体制的被动改变所引起的风险

四、社会信用环境所引起的风险

五、国有银行税负过重带来的风险

六、过度银行化带来的综合风险

第三章构建有效的制度环境推动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现阶段政策制度环境概述

第二节科学构建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

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加快金融法规建设,构建保障银行体制改革的法律环境

三、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创建适合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

四、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构建创新的制度环境

五、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构建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制度环境

六、完善市场功能,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制度环境

七、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保障制度,构建竞争的制度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思想、西方学者的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环境的角度,研究制度、制度变迁和制度环境的内在联系,划分了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并逐个分析,论证了中国政府在银行制度变迁中的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在论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影响的过程中,着重分析经济全球化体制下国际金融制度环境、我国制度改革实践和所引起的制度风险积累,认为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能够加快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但也会产生由于资金快速流动所带来各项经济要素不可控风险,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本文强调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环境,以营造适合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强调银行改革必须为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服务,融入经济全球化只是手段,不是目标;强调改革的价值取向,应定位在提高金融效率和构建以制度环境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从发展的角度,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提出通过把握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五中全会的三份报告所形成的政策环境,发挥中国政府与银行的特定关系,推动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