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与国际分工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不同性质典型行业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与国际分工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不同性质典型行业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产业集聚与国际分工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的理论综述

2.2 国际分工理论综述

第三章 产业集聚与国际分工互动的方式与机制

3.1 产业集聚的主要模式

3.2 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互动的机理分析

3.3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互动的机理分析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测量、分析

4.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

4.2 本文选取的测度方法

4.3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测度分析

第五章 典型行业产业集聚与国际分工关系的定量研究

5.1 典型行业的选择

5.2 相关性分析

5.3 参与国际分工具体方式的实证分析

5.4 参与国际分工具体方式差异的解释

5.5 产业集聚与参与国际分工互动关系研究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及启示

6.3 主要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动向,专业化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部,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经济现象之一。此外,产业集聚是我国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另一重要经济现象。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深化的同时,产业集聚程度也似乎日趋提高。
   在我国产业集群高度发展的阶段,最醒目的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产业集群。实例证明东部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参与国际分工的两种具体形式: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区域竞争力,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较系统、全面的整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衡量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衡量两者间的相关性;其次分析具有不同产业特性的制造业典型行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融入国际分工所采用的方式;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聚程度与参与国际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
   1.尝试性的从行业产业维的角度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象与参与国际分工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等不同性质的产业。
   2.在数据的更新程度上和数据的年度连续性上都做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工作,从一个更为完整的时间跨度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两者之间互动效应的研究。
   3.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产业集聚和国际分工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