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犯罪的非犯罪化研究
【6h】

行政犯罪的非犯罪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非犯罪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行政犯由于其相对性和刑罚之于作用的有限性,对于某些犯罪适时加以非犯罪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以四部分展开,从考察行政犯罪的概念及性质着手,评析各国对行政犯与刑事犯的区别,阐明行政犯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两种趋势。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行政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展开有关行政犯非犯罪化有关理论的研究。本文包括引言,四章,结语共六部分。
   引言:对现代法治语境下的非犯罪化概念进行解读。并提出,基于现代法治国家对国家权力的有限性要求以及人权保障的要求是对行政犯罪非犯罪化的立论基础。由此展开本文的讨论。
   第一章:在介绍行政犯罪概念及性质的的基础上,考察境外行政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立法,并作出评析。引出当下研究行政犯罪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意义。
   第二章:探讨我国行政犯罪的立法现状。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我国行政犯罪的立法理念,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第二节分别从犯罪化和非犯罪化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现行刑法对行政犯的调控范围;第三节对我国立法现状的理性反思。
   第三章:我国行政犯罪非犯罪化的依据。首先分析了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博弈,得出应该予以非犯罪化的结论,然后从行政犯罪非犯罪化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立法依据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非犯罪化的依据。
   第四章:我国行政犯罪的立法趋势:非犯罪化。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非犯罪化的实施领域;第二部分阐述了行政犯罪非犯罪化趋势的例外:适当的犯罪化。
   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郑娟;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宪法与行政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艳红;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分则;
  • 关键词

    行政犯罪; 犯罪化; 非犯罪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