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酪氨酸硝基化在分泌性中耳炎所致耳蜗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酪氨酸硝基化在分泌性中耳炎所致耳蜗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主要缩略语表

第一章 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病毒及细菌感染

1.3 一氧化氮机制

1.3.1 NO及其代谢产物

1.3.2 NO释放机制

1.3.3 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

1.4 除NO外的细胞因子因素

1.5 缺氧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对象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2.4 统计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4.1 咽鼓管阻塞造模的依据

2.4.2 OME动物模型的构建

2.4.3 鼓室导抗图测试

2.4.4 ABR检测

2.4.5 OME模型大鼠的中耳形态学观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ME对耳蜗损伤的形态学观察及3-NT在OME大鼠耳蜗的表达情况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HE染色

3.3.2 TUNEL凋亡染色结果

3.3.3 透射电镜结果

3.4 讨论

3.4.13-NT在耳蜗组织的表达

3.4.2 内耳组织细胞的损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构建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动物模型;观察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在OME大鼠内耳的定位、分布情况,以确定OME大鼠耳蜗中的酪氨酸硝基化情况;观察OME的中耳及内耳组织形态学特征,探寻OME导致内耳损伤的酪氨酸硝基化机制。
   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一侧耳通过阻塞咽鼓管的方法构建分泌性中耳炎模型(n=40),另一侧作为对照组(n=40),于手术14d、21d、30d、60d分别将行双侧ABR(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及声导抗检测,以ABR阈值升高,出现“B”型鼓室压曲线作为确认OME造模成功的客观依据,在电耳镜下观察鼓膜,并排除术后乳突炎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动物。造模成功后分组行耳蜗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Tunel凋亡检测和神经节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本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两独立样本双尾t检验方法,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造模后大鼠的毛细胞没有明显的缺失,HE染色发现中耳及内耳慢性炎症改变,免疫组化检测3-NT在耳蜗毛细胞、血管纹、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节细胞均有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在相应部位均阴性表达。Tunel凋亡检测见耳蜗的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节细胞出现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示神经节细胞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化,并有神经节细胞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通过构建OME模型初步发现OME能够导致耳蜗损伤,OME可能通过酪氨酸硝基化作用导致耳蜗毛细胞的凋亡、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变性,即酪氨酸硝基化是OME导致耳蜗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该研究的发现有望为OME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