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宋艺术批评思想史研究——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
【6h】

唐宋艺术批评思想史研究——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论:创作缘起及研究特点

第一节 “唐宋变革”的命题概述及历史回顾

第二节 艺术批评“唐宋变革”的内容及原因

第三节 历史文本中的元批评: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主体的关切:唐前期艺术批评思想中的“人”之向度

第一节 概论:唐前期艺术史中“人”之体现

一 唐代前期各门类艺术中的人物“典型”

二 科举制与专业艺术家的出现

三 唐代前期儒家的“乐化”人格与艺术教育的实践

第二节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本艺术观

一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人本思想

二 “骨力”、“心”、“气”、“神”的大身体观与艺术创作论

三 “尽善尽美”的德性之维与艺术鉴赏论

四 “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的艺术功能论

第三节 李嗣真、张怀瓘的艺术批评思想

一、“象人之妙”、“象人之美”、“象人风骨”

二、“神合契匠”与“惟观神采”

第四节 孙过庭《书谱》之“情性”艺术论

一 人之“情性”与艺术本质、艺术功能

二 “情性”之于艺术创作

三 艺术作品之“情性”

四 “情性”之“变”、“通”——艺术发展论

第五节 王维论艺术批评思想之“感而遂通”

一 诗、书、画、乐之感通

二 感通之基础:艺术功能

三 感通之途径:艺术构思

第二章 唐宋转型:唐后期艺术批评思想中的反观自省

第一节 “安史之乱”对唐文化的震颤

一 士人心态的失落与艺术批评的沉思

二 佛教的世俗化与审美的世俗化

第二节 艺术品评论著中的“心性”创作论

一 唐代心性论的理性之维

二 朱景玄“万类由心”与裴孝源“心存懿迹,默匠仪形”

三 窦蒙“直自师心,意存功外”与李嗣真“师心之独往”

四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符载“得于心,应于手”

第三节 张彦远、朱景玄对前代艺术批评观念之批评

一 张彦远对前代艺术批评观念之发展

二 朱景玄对唐代艺术批评观念之总结

第四节 乐论之“雅”、“俗”与画论之“真”、“似”

一 乐论之“雅”、“俗”

二 画论之“真”、“似”

第五节:唐后期至五代之际的艺术批评思想

第三章 世俗倾向:北宋文人艺术并举下的通俗论

第一节 商业发展与北宋艺术的雅俗分化

一 北宋商业发展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艺术的文人化与通俗化的双重并举

第二节 艺术品评论著中的文人化艺术批评

一 黄休复论逸、神、妙、能四格

二 刘道醇论“六要”、“六长”、三品

三 郭若虚论“气韵非师”

第三节 关学之“用礼成俗”与北宋艺术批评中的“移风易俗”

一 关学之“用礼成俗”

二 朱长文《琴史》论“移风易俗”

三 陈旸《乐书》论“移风易俗”

第四节 娱乐文化的世俗需求与艺术的娱乐体验

一 市民阶层的娱乐文化需求

二 士夫阶层论艺术的娱乐体验

第五节 艺术批评的“趣”、“俗”范畴

一 论“趣”

二 论“俗”

第四章 经世致用:南宋艺术批评思想的价值尺度

第一节 “浙东学派”的事功思想

一 士人的重商观念

二 浙东学派的事功思想

第二节 郑樵论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

一 “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的艺术功能论

二 “制器尚象”的实物标准

第三节 陈槱论艺术材质与艺术价值

第四节 论艺术的功用

一 体现万物之“理”

二 发挥社会功用

余论 对艺术批评“唐宋转型”论的“再批评”

致谢

附录:近十年唐宋研究学术会议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期。以安史之乱为界,中国历史呈现出唐前期以前和唐后期之后这两大历史阶段。在这两大历史阶段中,中国的历史特点、哲学思想、经济、政治、文化都出现了鲜明的差异。自1910年始,国际史学界就素有“唐宋转型”(或称“唐宋变革”)的学术命题。至今,“唐宋转型”的国际命题已历经100周年,最初在日本学术界发轫,后在欧美各国热议,逐渐扩展为遍及军事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学科领域的跨学科国际命题。
   唐宋时期的艺术批评思想也经历着巨大转型。安史之乱后,从唐代后期,艺术批评思想遂出现不同于前代的风格特征。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开始过渡,历经北宋,至南宋彻底完成转型。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虽集中在唐宋时期,但浓缩的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思想史的巨大转折。本文在论述“唐宋转型”时虽只涉及唐宋,但在阐释相关艺术批评的命题时也联系了唐以前和宋以后的其他朝代,以使研究具有历史的连贯性,同时在相似命题的比较阐发中突出艺术批评思想史的发展变化。
   之所以把“唐宋转型”的历史命题引入艺术学的领域,其理论前提在于,在中国艺术中存在着关于艺术史和艺术的历史性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整体的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还是对于各门类艺术的研究,如中国美术史、音乐史、戏剧史、舞蹈史等都要相应的考虑到唐宋时期的这一鲜明的转折。如此,才能使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
   鉴于“唐宋变革论”最初是一个历史命题,本文在设置章节时也主要以历史时期为划分依据,主体部分分为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北宋、南宋五个章节。五章的标题设置上既遵循艺术史的连贯性,又突出每个朝代艺术批评思想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唐宋时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性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唐代感性、外向、自信、大度的文化气度到宋代理性、内敛、严谨、现实之风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艺术史角度下艺术类型的变化:唐代以宫廷艺术为主到北宋市民艺术的兴起。其二,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化:从唐代崇尚丰腴肥胖为美,到宋代流行以瘦骨清象为美,表现在艺术审美上的是雅俗并举之下,“俗”逐渐占据主流。其三,艺术批评的评价标准的实用转向:从唐代前期重主体的“人”的尺度,安史之乱唐后期的反观自省,到宋代在艺术文人化和通俗化的两种脉络下,艺术批评逐渐倾向于世俗、致用的客体尺度。
   在转型的原因分析上,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社会朝代转型下政治格局的变动,如“安史之论”的政治事件是走向变革期的典型标志。此外,唐宋的文化政策,如唐代的科举制、开放的文化态度,以及北宋文治政策的施行都是影响变革的重要因素。其二,商业发展是唐宋变革的根本动因。唐代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交往都比较频繁,经济已有了相当程度的累积,这为唐代艺术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商业经济和科技都得到很大发展,商业的繁荣是北宋艺术世俗化的重要促使因素。其三,哲学思想的影响。唐代虽然儒释道三教合一,但是前期主要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后期以佛教思想为主。唐后期禅宗一派崛起至宋代新儒学的兴起,这是一个思想的巨变。宋代的哲学思想如北宋张载关注现实世俗的关学,以及南宋注重事功的浙东学派都是影响艺术批评价值尺度的关键因素。
   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下,唐代到宋代在社会阶层领域出现了松动的趋势,士、农、工、商这四个社会结构的基本成员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士族阶层和市民阶层有了流动和沟通,北宋时士夫阶层和市民阶层得以得以确立,与雅俗文化相对应,分别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批评标准。这其中包含着每个社会阶层心态的不同变化:从唐后期士人心态的失落,到北宋文人士大夫群体的自我表达和人格诉求,以及市民阶层对通俗艺术的自觉追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唐宋艺术批评思想史又是一部社会心态的变化史。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既是艺术类型、社会审美风尚、艺术批评标准的转变,又是艺术创作者、艺术鉴赏者心态的转变。因此,在阐释唐宋时期的艺术批评思想时,本文在唐代部分主要以人物为纲,宋代部分以艺术命题为主,贯通主要艺术批评家的思想。全篇通过具体的艺术文本来分析唐宋时期主要艺术家批评思想的特点及变化。
   总之,唐宋时期艺术批评的转折不仅是艺术文本中批评内容的变化,更是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集中反映在唐宋时期艺术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从感性价值到理性尺度的转变。唐宋艺术批评的转型,总体的脉络是:从唐代以宫廷艺术为主导的雅化的艺术,到宋代分化为文人化和通俗化的艺术的两极,其中通俗化艺术占主导。从唐后期开始(本文第二章),艺术批评的标准由唐前期之前的主体的大写的“人”的尺度,经过唐后期的反观沉思,到北宋以世俗视角、南宋以经济维度形成了注重客体的评价尺度。这种转变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北宋的世俗倾向不是完全走向世俗,而是在雅俗并举之下艺术批评以通俗为主。同样,南宋经世致用的价值尺度也并不否定中国艺术批评思想中总体的雅文化的源流。因此,在阐述艺术批评的“唐宋转型”时,笔者一直奉行“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方式。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采用历史考据学、文献学的同时,力图践行艺术批评的方法论,即以艺术批评的方法来研究艺术批评,这便是美国当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所提倡的元批评方法。在用这种元批评方法的同时也借鉴了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图像学批评以及文学批评中的其他方法来综合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