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络腧穴体内电特性的初步研究
【6h】

经络腧穴体内电特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以经络腧穴为核心的针灸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把电子信息学的方法引入经络腧穴的研究中,观测体内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变化,是传统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以期用这种方法为今后经络腧穴电特性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运用可在体内使用的同心圆针电极及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对人体手厥阴心包经内关-郄门段、内关-郄门旁开非经穴段进行电压幅值比较;对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经穴条口电压幅值进行比较;取距条口距离相等的上、下两点激励,比较被测点条口穴的电压幅值,发现:1)手厥阴心包经内关-郄门段及内关-郄门旁开非经穴段电压幅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间均值比较有内关-郄门段电压幅值大于内关-郄门旁非经穴段的趋势;不同深度经穴组、非经穴组皮下5mm电压幅值均大于皮下15mm电压幅值,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信号传导在经络浅层比深层好;郄门穴皮下5mm不同性别间电压幅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男性组电压幅值均值有大于女性组的趋势。2)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电压幅值大于经穴条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足三里为更好的良导点,与传统中医中对合穴为经气汇聚之处的认识相符。3)条口上、下点激励电压幅值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间电压幅值均值比较有条口上点大于条口下点的趋势。
  本研究首次将电子信息学方法用于经络腧穴研究中;首次将同心圆针电极运用到经络电特性实验中,实现了经络腧穴电特性体内实时动态观测,探索了经络腧穴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虽然取得的成果是初步的,但在经络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创新性。

著录项

  • 作者

    吴薇薇;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中医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建芸;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5.2;
  • 关键词

    针灸; 经络; 电特性; 腧穴体内; 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