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研究
【6h】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四)文章的创新点以及其预期成果

第一章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二节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受教育者重视仍然不够,甚至有疏离和排斥感

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不稳定,容易受负面影响

三、受教育者思想与行动脱节

四、教育者也存在着与受教育相同的问题

第三节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实践分析

一、重学校书本教育,轻日常生活引导

二、重思想灌输,轻实践体验

三、重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轻德性培育

第四节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日常社会行为理论缺位

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不够

三、教育目标远离生活实际

第二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第一节 布迪厄生平简介以及实践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布迪厄生平

二、布迪厄实践理论渊源

第二节 布迪厄实践理论概述

一、实践概念

二、超越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

三、实践的逻辑——实践感

四、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布迪厄实践思想与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区别

一、布迪厄强调生活实践,而不是生产实践

二、布迪厄的资本与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区别

第三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公式:场域×[(惯习)×(资本)]=实践

第一节 场域:在哪里实践?

一、场域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场域的特性

三、国家大场域的特殊作用

第二节 资本:用什么实践?

一、资本的概念与分类

二、文化资本

第三节 惯习:如何实践?

一、惯习的概念

二、惯习的特性

三、惯习与场域、资本的关系

第四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树立行为养成第一的教育观

一、教育的重点领域在日常生活之中

二、树立行为养成第一的教育实践观念

第二节 重视多场域教育间的合作

一、加强重视家庭、社会场域的教育

二、注重加强三个场域间的合作

第三节 重视文化资本的投入

一、身体化的文化资本——人力资本

二、客体化的文化资本——文化产业

三、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文化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通过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对立思想模式的超越,立足社会生活实践,提出“实践感”理论,认为实践是场域、惯习和资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践理论是对马克思实践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不仅注意生产实践,更注意生活实践,在马克思生产资本的基础上发展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其他资本,等等。这些理论弥补了马克思生产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作用中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研究,尤其是缺乏生活实践教育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形成问题的各种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出出现问题的理论基础,得出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尤其是关于生活实践教育的理论,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的教育领域、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等都具有的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行为养成第一的教育观、进行多场域之间的合作教育、重视文化资本的投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