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体表肌电信号处理软硬件设计与实验研究
【6h】

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体表肌电信号处理软硬件设计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脊髓损伤

1.1.2 脑卒中

1.1.3 中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

1.2 FES的运动生理学基础

1.2.1 肌肉的生理特性

1.2.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2.3 动作电位的传导

1.2.4 运动执行的过程

1.3 FES参数选择和FES装置研究进展

1.3.1 FES参数选择

1.3.2 FES装置研究进展

1.3.3 现有FES系统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标与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章 人体上肢运动体表肌电信号的采集及分析

2.1 前言

2.1.1 体表肌电产生的机理

2.1.2 体表肌电信号的主要特点及处理方法

2.2 体表肌电信号采集的方式

2.2.1 五通道神经信号无线采集仪

2.2.2 BagaoliTM肌电(EMG)采集仪

2.3 利用五通道神经信号无线采集仪进行sEMG信号采集

2.4 利用BagnoliTM肌电采集仪进行sEMG信号采集

2.5 肌电信号编码算法及其Matlab仿真

2.5.1 信号预处理

2.5.2 肌电信号的峰值识别与编码

2.5.3 对肌电编码添加基本刺激波形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实现编码算法的实时系统硬件设计

3.1 前言

3.1.1 数字信号处理器简介

3.1.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

3.1.3 DSP处理器的性能指标及选择

3.2 DSP系统的开发与整体结构

3.2.1 DSP系统开发流程

3.2.2 DSP芯片的选型与系统硬件整体架构

3.3 DSP系统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3.1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3.3.2 复位与晶振电路设计

3.3.3 JTAG仿真模块设计

3.3.4 Flash电路设计

3.3.5 八路A/D模块设计

3.3.6 八路D/A模块设计

3.3.7 接口与测试电路模块设计

3.4 硬件系统的调试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实现编码算法的实时系统软件设计

4.1 前言

4.1.1 软件开发流程

4.1.2 DSP程序的基本组成

4.1.3 TMS320VC5509A的工作流程

4.1.4 CCS集成开发环境

4.2 软件设计的整体架构

4.2.1 软件目标与运行原理

4.2.2 软件程序的总体流程图

4.3 各模块软件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时钟配置

4.3.3 八路A/D软件设计

4.3.4 八路D/A软件设计

4.3.5 定时器初始化

4.3.6 编码算法的程序设计

4.3.7 CMD文件编写

4.3.8 DSP bootloader烧写步骤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系统联调及其在肢体功能重建实验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DSP系统联调测试

5.2.1 八路信号A/D测试

5.2.2 肌电信号编码测试

5.3 DSP系统在肢体功能重建实验中的验证

5.3.1 仪器的调试

5.3.2 EMG电极的配置及肌电信号采集

5.3.3 肌电信号的模式识别与激励电极的配置

s.3.4 实验结果

5.3.5 实验总结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