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研究
【6h】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言

第一章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职务犯罪主体研究

第一节 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定

一、我国现有刑法及司法解释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二、国家工作人员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受委派从事公务人员的认定

一、委派的要件

二、委派与委托

三、从事公务

四、国有资本控股、参股公司中“受委派从事公务人员”的具体认定

第二章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犯罪对象和数额研究

第一节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犯罪对象认定

一、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的职务犯罪一般对象

二、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的职务犯罪的特殊对象

三、对隐匿后转移国有公司、企业资产行为的界定

第二节 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一、共同职务犯罪的数额认定

二、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犯罪数额的认定

第三章 国有企业变更过程中职务犯罪时间界点研究

第一节 国有企业变更完成的时间点认定

一、批准说

二、登记说

三、注资说

四、机构改组说

第二节 结合案例分析“国企变更完成时间点”

一、案例一分析

二、案例二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近些年的频繁发生的国有企业内的职务犯罪案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受损。职务犯罪案件在现行刑法之中由分则第八章、第九章集中进行规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相关法律和众多的司法解释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层出不穷的职务犯罪认定问题,尤其是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国有企业中发生的职务犯罪问题,无论是在犯罪主体的认定、犯罪对象的范围、犯罪数额的计算上都存在诸多争议的观点,从而导致各级法院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存在许多困惑之处。
  本文将焦点集中于改制过程中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问题,选取近年来发生的三起相关典型疑难案例,结合目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争议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立足于真实案件,以职务犯罪理论为依据,就改制过程中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三大认定难题:犯罪主体认定难、犯罪对象认定难、犯罪数额认定难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力求厘清司法实践中的一些认识误区,从法律层面上更好的认清职务犯罪的几大特征,并提出有效的完善建议,期望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对国有资产的保护,有效的减少各种形式的侵吞、挪用、隐匿国有企业财产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