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运输通道内干线公路设施配置研究
【6h】

综合运输通道内干线公路设施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号目录

表号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通道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综合运输通道发展与公路设施的互动关系

2.1 综合运输通道特征分析

2.1.1 综合运输通道的分类

2.1.2 综合运输通道的功能特征

2.1.3 综合运输通道的设施特征

2.2 综合运输通道发展机理分析

2.2.1 综合运输通道的发展演化

2.2.2 综合运输通道发展的影响因素

2.2.3 综合运输通道发展的动力机制

2.3 公路设施功能和发展机理分析

2.3.1 公路系统的功能分析

2.3.2 公路设施的层次划分和功能

2.3.3 综合运输通道内公路设施发展机理

2.3.4 干线公路在综合运输通道中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需双向平衡的通道内交通需求分析

3.1 交通需求特征分析

3.1.1 交通需求来源分析

3.1.2 交通需求特征

3.1.3 交通需求影响因素

3.2 经济势能理论

3.2.1 城市群空间运输联系分析

3.2.2 经济势能静态模型

3.2.3 经济势能动态模型

3.3 基于经济势能的运输通道供需双向平衡分析

3.3.1 基于经济势能的交通需求生成机理

3.3.2 交通供给条件改善对交通需求的反作用

3.3.3 供需双向平衡的演进过程

3.3.4 供需双向平衡问题的模型选择

3.4 供需双向平衡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3.4.1 实现路径

3.4.2 系统边界

3.4.3 模型结构

3.5 实证分析-以海南省东部沿海运输通道为例

3.5.1 模型参数估计

3.5.2 模型仿真与有效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运输通道内公路设施结构配置决策方法研究

4.1 通道内公路设施结构配置的实现路径

4.2 通道内公路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及量化分析

4.2.1 通道内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

4.2.2 运输需求因素量化分析

4.2.3 外部制约因素量化分析

4.3 通道内公路设施结构配置的“两阶段”决策模型

4.3.1 第一阶段--通道内公路设施“方式-路径”分担模型

4.3.2 第二阶段--通道内公路设施配置的决策分析模型

4.3.3 “两阶段”决策模型的配置步骤

4.4 实例分析--以海南省东部沿海运输通道为例

4.4.1 东部沿海运输通道内设施路径的构成

4.4.2 东部沿海运输通道内公路设施的结构配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研究

5.1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的内在动力

5.1.1 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的相互关系

5.1.2 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的目标

5.1.3 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的原则

5.2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的路网形态衔接

5.2.1 通道内城镇结点的演变及分类

5.2.2 通道内路网衔接形态方式

5.2.3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路网衔接选择

5.3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技术

5.3.1 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互通立交的衔接

5.3.2 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出入口道路的衔接

5.4 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的衔接案例

5.4.1 无锡市结点现状

5.4.2 无锡市干线公路衔接现状

5.4.3 无锡市干线公路衔接方案

5.4.4 无锡市干线公路衔接方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道内综合客运枢纽公路集疏运网络配置方法

6.1 通道内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与实现

6.1.1 通道与综合客运枢纽的互动关系

6.1.2 通道内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

6.1.3 综合客运枢纽功能的实现

6.2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组成和特征

6.2.1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的组成

6.2.2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的功能

6.2.3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的特征

6.2.4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发展趋势

6.3 综合客运枢纽的衔接需求

6.3.1 干线公路对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的支撑

6.3.2 综合客运枢纽的衔接空间层次划分

6.3.3 综合客运枢纽对公路集疏运网络的规划要求

6.4 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配置模型

6.4.1 枢纽及干线公路网络设计的模型化处理

6.4.2 干线公路集疏运网络双层规划模型的建立

6.4.3 模型算法

6.4.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评价方法

7.1 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评价框架设计

7.1.1 评价内涵界定

7.1.2 评价目标

7.1.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7.2 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1 适应性评价

7.2.2 发展能力评价

7.2.3 可持续性评价

7.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 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评价方法

7.3.1 评价方法选择

7.3.2 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及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展开▼

摘要

伴随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和便利性不断增加,城镇体系向城市群这种协同形态发展演进,干线公路网络面临新的挑战,其设施要求和服务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公路已经从单一的服务主体,不断融入铁路、航空、水运等设施网络中,在城市群内以综合运输通道的形式向经济社会服务。综合运输通道内干线公路如何发展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论文以城市群综合运输通道内的干线公路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形势下干线公路设施配置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析综合运输通道的特征、发展机理,研究干线公路设施功能、等级、结构配置与综合运输通道之间的作用关系。从“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将物理学上的“势能”概念延伸为“经济势能”,用来描述城市群内各结点产业、空间的差异是驱动城市间客货流动的动力,以此表征交通需求的生成机理,并建立经济势能的计量分析模型。通道系统中的经济势能不仅单方向作用于供需关系的此消彼长,交通供需之间以经济势能为媒介存在“双向”演进过程,论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纳入经济势能计量分析模型,建立了供需双向平衡下的交通需求分析模型,研究并建立了基于平衡需求机理的设施供给规模的测算方法,通过海南省东部沿海运输通道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其次,在综合运输通道内设施配置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两阶段”的公路设施结构配置决策模型用以解决设施结构优化问题,第一阶段建立了基于广义费用的“方式-路径”分担模型,实现各运输方式间比例分担,从定量角度分析通道内公路设施的供需是否匹配;第二阶段针对不同功能特征的公路,建立通道内设施方案的比选平台,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的公路设施进行比选与优化辅助决策,最终实现整个通道综合效益的优选。
  再次,从城市结点的干线公路过境衔接布局和综合综合枢纽干线公路集疏运体系布局两个角度探讨综合运输通道内干线公路的空间布局问题。论文分析通道内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的互动关系,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干线公路与城镇结点衔接的具体要求,研究干线公路通过互通立交和城市道路建立同城镇结点衔接的技术手段,并以干线公路与无锡市的衔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梳理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与功能,分析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的系统组成和特征,以层次划分法研究枢纽的辐射范围,根据不同层次内的集疏运需求提出了相对应的衔接规划要求,明确干线公路对枢纽集疏运网络支撑的重要性,将问题抽象为支撑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的干线公路路网规划问题并建立双层规划模型以遗传算法求解。
  最后,基于“交通-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理论,对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评价的内涵进行界定,总结评价的目的和指标选取原则,从经济适应性、发展能力、生态可持续三个方面,提出每个指标的内涵及量化标准,构建综合运输通道公路设施配置综合评价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