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情况分析
【6h】

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情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综述 核酸扩增技术在献血者血液初筛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部分 2003-2013年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2010-2013年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感染情况分析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2003-2013年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研究目的:分析2003-2013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了解HIV抗体阳性和/或HIV-RNA阳性的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和机采血小板全血标本经实验室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检两遍,2010年6月以后对ELISA阴性或单边阴性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NAT)检测。凡是HIV有反应性标本均送往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其中有1例酶免双边阴性且HIV-RNA有反应性标本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核酸定量检测判为HIV-RNA阳性;选择2003-2013年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3-2013年641401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的57例HIV抗体阳性(都是HIV-1型),总阳性率为8.89/10万,2010年起HIV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后稳定至2012年,阳性率均为15.43/10万,2013年阳性率为10.03/10万。阳性例数中男女比例为13.25∶1,确证阳性率男性为13.12/10万,女性为1.68/10万;年龄在18~30岁占59.65%,31~40岁占35.09%,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首次献血者46例,占80.70%;再次献血者11例,占19.30%。学历为本科以上的HIV阳性率为15.91/10万。街头流动点献血者HIV阳性占80.70%,阳性率11.88/10万,计划组织献血者HIV阳性占8.78%,阳性率2.33/10万,不同献血次数及街头无偿献血与组织计划无偿献血两种献血方式在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结合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现状,HIV阳性已偏向高学历青壮年男性的首次献血人群发展,提示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普及无偿献血及防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前健康询问工作,建立联网数据库等来确保血液安全。
  第二部分2010-2013年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感染情况分析
  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BV、HCV感染及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人群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研究方法: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和机采血小板全血标本均采用两个厂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各一遍,2010年6月10日以后ELISA呈阴性或单试剂待查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NAT)检测(HBV-DNA、HCV-RNA、HIV-RNA)。将2010.6.10-2013.6.9三年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199777人次的血液标本,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0.6.10-2013.6.9三年中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感染率分别为0.45%,0.28%;NAT呈反应性为0.07%;不同时间段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BV、HCV、NAT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偿献血者初次和重复献血者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7%、0.3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2010.6.10-2013.6.9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总阳性率逐年递减,抗-HC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NAT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增加;抗-HCV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降低,重复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远远低于初次献血者。应提高献血前的征询技巧,重视献血者的招募环节,重点加强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的征询和评估,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巩固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大力普及NAT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有效地提高血液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