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6h】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特点

2.临床特点

3.抑症与冠心病发生机制

3.1 生物学机制

3.2 行为学机制

4.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

5.小结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临床医学的发展已先后经历了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整体医学3个时代,医学模式正在逐步向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疾病的干预模式也正在从主要对下游疾病终末期的干预,转变为着重对上游多种心理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抑郁作为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之一,是患冠心病和增加其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与抑郁共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影响,如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卫生服务利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临床上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相对于冠状动脉搭桥,其具有不需全身麻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它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治疗措施仍有一定风险,也可给患者带来不便。但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相关研究较少,其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32例,分为PCI组(n=107)与非PCI组(n=125)。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肾功能不全史,并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行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本分别于入院后及出院前进行抑郁评分。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
  结果:
  (1)共入组23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PCI组(n=107)与非PCI组(n=125)。PCI组与非PCI组间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室资料比较,与非PCI组相比,PCI组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增高(10.62±1.02vs.10.25±1.13,P<0.05),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1.70±1.02vs.1.45±0.52,P<0.05),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4.67±1.14vs.4.23±0.89,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2±0.70vs.2.48±0.60,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EVF)较非PCI组明显降低((64.23±7.35)%vs.(66.30±6.37)%,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入院后两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4±5.00vs.11.14±4.74, P>0.05),出院前PCI组患者抑郁评分升高,非PCI组患者抑郁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3±5.24vs.10.74±4.45,P<0.05);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是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OR:2.033;95%CI:1.380-2.686,P<0.05)。
  结论:
  PCI是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抑郁及抑郁症状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加强PCI相关抑郁的预防与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