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t-LAB的分布式光伏运行与控制半实物模拟研究
【6h】

基于Rt-LAB的分布式光伏运行与控制半实物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1.2.2 电力系统物理模拟

1.2.3 半实物仿真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原理

2.1 光伏电池模型

2.1.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2.1.2 光伏审池Matlab仿真

2.1.3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分析

2.2 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

2.3 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适应多种控制算法检测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接口设计

3.1 控制电路硬件调试

3.1.1 脉冲调制模块

3.1.2 ADC转换模块

3.1.3 TWR56F8257开发板

3.2 自适应不同算法的试验验证通用控制器

3.2.1 控制电路软件设计

3.2.2 自适应不同算法的通用控制器接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T-LAB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及试验验证

4.1 RT-LAB半实物仿真系统

4.1.1 RT-LAB简介

4.1.2 RT-LAB硬件在回路建模

4.2 基于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光伏并网试验验证

4.2.1 基于MPPT硬件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

4.2.2 基于逆变器控制策略硬件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增加,这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引发了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阳能具有环保、可再生、储量丰富等优点,因此被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主要利用方式为光伏并网发电。
  太阳能属于间歇性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受多种外界条件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光伏电池并网前需经过DC/DC整流变换及DC/AC逆变变换,本文采用Boost升压电路实现光伏电池的DC/DC变换及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采用全桥逆变电路,并选择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完成光伏电池的DC/AC逆变变换,实现光伏并网。
  光伏并网的实验验证方法包括数字仿真及物理模拟。数字模拟操作相对简单且实验参数可变,然而其结果的准确性不及动态模拟,很多实际物理情况也不能模拟。物理模拟可以直接观察不同物理现象的物理过程,以得到直观明确的物理概念,然而待研究系统的物理规模不能太大,且装置参数的调节范围有限。物理模拟及数字仿真具备不同的实验特征,因此其适用范围也不同,两种实验方法相互配合才是最好的试验验证方案。因此,本文同时结合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采用RT-LAB半实物实时仿真软件进行分布式光伏运行与控制模拟研究。
  首先,本文从研究现状着手,分析了数字仿真及物理模拟的发展过程及两者的优缺点,总结出同时结合数字仿真及物理模拟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然后,本文根据光伏电池发电原理等效数学表达式,在MATLAB/siumlink环境中建立了光伏仿真模型,并针对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开展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模拟和数据分析;总结了现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在MATLAB/siumlink环境搭建了MPPT模型,开展相同仿真步长下不同MPPT控制算法的仿真对比分析,对不同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仿真步长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现有典型光伏并网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因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具有简明、可靠、实用的特点,本文采用该控制策略进行半实物仿真验证,考虑到硬件误差,本文采用增量式PID控制替代传统的位置式PID控制,以提高半实物仿真的准确性。
  其次,本文开展了自适应多种控制算法检测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接口设计,主要分析MPPT控制算法及双闭环控制算法硬件模拟所采用的控制电路,本文采用以Freescale公司的MC56F8257芯片为核心器件的控制电路,并介绍了该控制电路的特点及控制程序设计方案。
  最后,本文开展了基于RT-LAB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及试验验证,首先对RT-LAB实时仿真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光伏模拟系统在RT-LAB中的实时仿真流程,详细介绍了Matlab离线仿真模型到RT-LAB实时仿真模型的实时化过程。接着从MPPT控制实物化角度研究不同MPPT算法,并采用一种改进的MPPT算法进行硬件控制器设计,结合RT-LAB实时仿真平台建立数字主电路,进行数模混合实时仿真验证,对比分析改进MPPT算法与传统MPPT算法的控制效果,验证改进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最后从逆变器控制算法实物化角度,对双闭环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