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VIM-DWI和DKI对肝外胆管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
【6h】

IVIM-DWI和DKI对肝外胆管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IVIM-DWI在肝外胆管癌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DKI技术在肝外胆管癌分级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腹部IVIM-DWI和DKI应用的初步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IVIM-DWI在肝外胆管癌分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incoherent motion,IVIM)相关参数BF、D、D*、f值与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E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参数的诊断效能。
  方法:收集已有术后病理结果的肝外胆管癌,并于术前行3.0T磁共振IVIM-DWI序列检查的患者38例,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ADC值、IVIM相关参数BF、D、D*、f值,对照病理结果,评价上述参数值与肝外胆管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参数诊断效能。
  结果:38例肝外胆管癌病理结果包括: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Ⅰ级即高分化组病灶ADC、BF、D、D*、f值分别为(1.33±0.22)×10-3mm2/s、(2.40±1.01)×10-3mm2/s、(1.30±0.13)×10-3mm2/s、(5.67±0.70)×10-3mm2/s、(38.03±10.02)%;Ⅱ级中分化组相关参数值分别为(1.21±0.18)×10-3mm2/s、(2.37±1.19)×10-3mm2/s、(1.15±0.13)×10-3mm2/s、(6.58±1.82)×10-3mm2/s、(31.36±8.34)%;Ⅲ级低分化组相关参数值为(0.98±0.10)×10-3mm2/s、(1.64±0.46)×10-3mm2/s、(0.87±0.11)×10-3 mm2/s、(5.43±2.82)×10-3mm2/s、(22.04±7.93)%。ADC值在高、中、低分化EHCC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值逐渐降低,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4; IVIM相关参数D、f值在不同病理分级EHCC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0.000),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0.580,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两者均逐渐降低,其中f的相关性较差;而BF、D*值在不同病理分级EHCC中无统计学差异(P=0.099、0.920)。ROC曲线方法得到参数ADC、D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785和0.889,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1)不同分化程度EHCC的ADC、D、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三者值均降低。ADC、D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好,并且D值较ADC值具有更高的相关性;BF、D*值与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2) IVIM-DWI技术应用于肝外胆管癌,可以通过相关参数独立评估病变的扩散和灌注情况,且无需引入对比剂,操作方便;同时为临床诊断病理分级提供术前预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DKI技术在肝外胆管癌分级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相关参数D、K值与肝外胆管癌(E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参数的诊断效能。
  方法:收集临床已知或疑诊肝外胆管癌患者,行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和DKI序列,DKI序列取5个b值,范围为0~2400 s/mm2)及手术治疗,选取最终满足条件的患者35例,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DKI相关参数D、K值,对照病理结果,评价上述参数值与高、中、低分化肝外胆管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参数诊断效能。
  结果:35例肝外胆管癌病理结果包括:Ⅰ级11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Ⅰ级即高分化组病灶相关参数D、K值分别为(1.56±0.08)×10-3mm2/s、0.38±0.07;Ⅱ级中分化组相关参数值分别为(1.47±0.09)×10-3mm2/s、0.51±0.08,Ⅲ级即低分化组参数值分别为(1.39±0.07)×10-3mm2/s、0.66±0.08。DKI相关参数D值在不同分化程度EHCC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D值逐渐降低,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2;K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的EHCC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相关系数为0.848,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K值逐渐增加。ROC曲线方法得到参数D、K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60和0.951,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不同分化程度EHCC的D、K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值逐渐降低,而K值逐渐升高。K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好,对于病理分化程度具有高诊断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