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6h】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协调发展

1.1.2 高速铁路迅猛发展

1.1.3 城市交通方式多元化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研究范围和土地利用数据方面的研究

1.3.2 交通和用地协调发展理论方面的研究

1.3.3 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关系模型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铁枢纽的分类分级

2.2.1 高铁枢纽功能定位

2.2.2 高铁枢纽车站分级分类

2.3 高铁枢纽地区的影响范围界定

2.3.1 理论研究

2.3.2 空间实际反映

2.3.3 国内规划实例

2.3.4 小结

2.4 高铁枢纽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城市触媒理论

2.4.2 “点——轴系统”理论

2.4.3 公交导向开发(TOD)理论

2.4.4 高速铁路-公交导向开发(HST-TOD)理论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特性分析

3.1 高铁枢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分析

3.1.1 快速城市化阶段

3.1.2 区域一体化阶段

3.2 高铁枢纽地区的土地利用特性分析

3.2.1 兴趣点数据获取

3.2.2 土地利用影响因子分析

3.2.3 商务商业空间分布特征

3.2.4 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3.3 高铁枢纽地区的交通特性分析

3.3.1 高铁枢纽地区人流构成

3.3.2 高铁枢纽地区客流集散方式

3.3.3 高铁枢纽地区客流高峰小时特征

3.4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3.4.1 高铁枢纽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

3.4.2 高铁枢纽地区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评价

4.1 基于PSR模型的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评价体系

4.1.1 PSR模型概述

4.1.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4 模型应用

4.2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状态指标

4.3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 构建指标集和评语集

4.3.2 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

4.3.3 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4.3.4 输出综合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5.1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内涵与特征

5.1.1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内涵

5.1.2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特征

5.2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宏观改善策略

5.3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局部改善建议

5.3.1 高铁枢纽换乘交通设施布局

5.3.2 高铁枢纽周边用地功能模式

5.3.3 高铁枢纽地区交通流组织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高速铁路在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铁枢纽不仅是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门户。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研究对于引导城市向多中心发展,扩大都市圈的范围,形成支撑区域发展的城市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将高铁枢纽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协调发展策略。
  首先,论文将城市空间肌理作为分析视角,结合国内高铁枢纽的规划实例,界定了高铁枢纽地区的范围,同时分析了高铁枢纽地区交通特性以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在明确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根据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PSR评价框架,构建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状态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一整套的综合系统评价指标,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为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最后,针对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提出高铁枢纽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策略,并从高铁枢纽地区换乘设施设置、高铁枢纽地区土地利用模式和高铁枢纽地区交通流组织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