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构建模式及方法研究
【6h】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构建模式及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针对一般城市创新空间的研究

1.3.2 针对众创空间的模式及机制研究

1.3.3 针对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的研究

1.3.4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转型的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众创空间体系逻辑框架构建

2.1 众创空间体系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大众创新的理论模式

2.1.2 城市创新空间理论

2.1.3 产业集群理论

2.1.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2 众创空间体系的创新模式

2.2.1 众创空间体系的要素构成

2.2.2 众创空间体系的创新特征

2.2.3 众创空间体系的作用机制

2.2.4 基于不同视角的研究内涵

2.3 国内典型区域的众创空间体系构建模式

2.3.1 国内众创空间建设总体情况

2.3.2 国内众创空间建设典型案例

2.3.3 小结

第3章 宏观视角下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整体发展现状与特征

3.1 苏州工业园区外部创新发展环境

3.1.1 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3.1.2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3.1.3 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3.2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总体建设情况

3.2.1 创新孵化器演化历程

3.2.2 总体建设现状

3.2.3 空间来源地及主导产业

3.3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特征

3.3.1 总体分布现状

3.3.2 空间的集聚:与其它创新载体的集聚联系

3.3.3 空间的分布差异:基于不同要素的区位选择

3.4 苏州工业园区各创新要素的支撑作用

3.4.1 众创资源

3.4.2 众创配套

3.4.3 众创环境

3.5 小结

第4章 中观视角下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集聚区内部空间关系与创新融合

4.1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基本情况

4.1.1 各集聚区基本建设情况

4.1.2 各集聚区主要依托载体

4.1.3 各集聚区的空间密度分析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空间组织关系

4.2.1 集聚区内空间与载体的关系

4.2.2 集聚区内的空间分布方式

4.2.3 集聚区内的空间主导方式

4.2.4 集聚区内的配套功能

4.3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创新融合作用

4.3.1 众创圈层的主体要素

4.3.2 众创圈层间相互作用机制

4.3.3 众创集聚区内部创新融合实证

4.4 小结

第5章 微观视角下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单体内部空间关系与运营模式

5.1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内部空间关系

5.1.1 基于问卷调研的功能需求

5.1.2 内部空间功能组成

5.1.3 内部各功能空间平面特点

5.1.4 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关系

5.2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内部运营模式

5.2.1 众创空间内部运营主体

5.2.2 众创空间内部运营模式

5.2.3 典型众创空间案例研究

5.3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投入产出效率

5.3.1 选取对象、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5.3.2 基于DEA空间效率测度分析方法

5.3.3 众创空间效率结果分析

5.3.4 众创空间优化策略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整体发展特征

6.1.2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特征

6.1.3 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单体的特征

6.2 相关建议

6.2.1 区域层面

6.2.2 宏观层面

6.2.4 微观层面

6.3 论文创新主要创新点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球进入“互联网+”的创新2.0时代,创新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模式发展为网络集成模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发展为开放型模式。同时,中国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进入了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在政府以及市场的驱动作用下,全社会迎来“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也形成了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在这样的创新背景下,适应大众创新与创业需求的新型创新载体——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全国各地展开了众创空间体系构建的尝试。因此,深入研究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孵化载体的体系构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的众创空间体系为例,通过三个视角的切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研究、逻辑构建、实例研究及研究结论四个部分。
  其中,第一章为基础研究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了相关研究范围与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逻辑框架构建,梳理了创新空间在不同层次的主要理论依据,总结了众创空间体系具有的创新模式,并且比较了典型区域的众创空间体系构建的不同模式;第三、四、五章为实例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从宏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的外部发展环境、总体建设现状、总体空间布局特征及体系内各要素的支撑作用,第四章从中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不同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创新融合作用的机制,第五章从微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单体内部的不同功能空间关系、空间对创新要素的组织作用(即空间的运营模式)及投入产出效率;第六章为研究结论部分,总结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体系的构建模式,并且提出了相关规划建议及下一步研究展望。
  研究发现,从宏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众创空间产业化及本地化特征明显,空间整体集聚效应明显,同时基于不同的区位要素产生分布差异,众创体系中各创新要素对体系整体起到支撑作用;从中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众创集聚区呈现以聚落式寄生型为主的空间组织关系,同时,集聚区内的各创新要素通过圈层网络关系实现创新融合;从微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内部主要呈现集中水平型的空间关系,空间主体对空间资源的组织作用体现为培训辅导型、投资促进等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