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SUMO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6h】

抗SUMO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研究进展

1.1 PBC简介

1.2 PBC的自身抗体谱

1.3 SUMO蛋白及其抗体和SUMO化修饰

1.4 PBC的临床特征

1.5 PBC的诊断

1.6 PBC的发病机制

1.7 PBC的治疗

1.8小结

第二章 抗SUMO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2.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展开▼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胆汁淤积性、慢性炎症性的肝脏疾病,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患者多为中年女性,据统计,患者中男女比例高达1:9,发病年龄约为50(中位数)岁。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是疲劳,瘙痒等,一般情况下还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 研究表明PBC的疾病进程会受早期诊断的影响,因此对患者的及早确诊则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PBC的生物学标志物主要有抗线粒体抗体-M2(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其中临床检测的ANA主要包括抗Sp100和抗Gp210。在PBC患者中,虽然AMA-M2的阳性率可达到95%,但仍然有5%的PBC患者表现为该抗体阴性,此时ANA的检测对这5%的PBC患者则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AMA-M2阴性PBC患者的诊断率,增添新的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近年在PBC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成分——微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目前在白种人PBC中,抗SUMO抗体已被证实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特异性抗体,所以本课题就旨在探究中国汉族PBC中,抗SUMO抗体是否也能够成为一种新的特异性抗体。此外,据报道,在白种人PBC中,抗SUMO抗体与核点型ANA存在一定关联,而抗Sp100抗体又是核点型ANA重要的一种,因此本课题还准备探究在中国汉族PBC中,抗SUMO抗体与抗Sp100抗体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抗SUMO抗体是否能够结合ANA作为AMA-M2阴性PBC患者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本课题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原核表达及诱导纯化了三种SUMO蛋白(SUMO1/2/3),应用斑点印迹和Western blot筛选获得PBC患者抗SUMO抗体阳性血清,初步建立了抗SUMO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对319例PBC和41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血清样本进行检验,最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抗SUMO抗体(抗SUMO1/2/3)在PBC和其他自身免疫病样本中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05),因此提示抗SUMO抗体可能是中国汉族PBC潜在的新特异性抗体。同时,在PBC患者抗Sp100分组间,抗Sp100阳性组的PBC患者,其抗SUMO抗体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在抗Sp100阴性组中(P值<0.01),由此可见,在中国汉族PBC中,抗SUMO抗体与抗Sp100抗体存在一定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