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6h】

经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经皮内镜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采用微小手术切口和解剖通道,在内镜下完成切除病变髓核组织、神经根减压,减少了对腰椎后方结构破坏及椎旁肌的剥离,最大程度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组织损伤轻微。同时,可在内镜下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及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经皮内镜技术已被证实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及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尽管PELD术式具有诸多优点,但目前仍缺乏对其疗效的长期随访研究,术后椎间盘再突出、瘢痕粘连、感染、硬膜外血肿、临近节段退变加速、手术节段失稳定性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未得到充分的观察阐述。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随访研究、系统评价有助于明确PELD相对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优势。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并分析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而评价讨论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优异性。 方法: 收集统计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行PELD术的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年龄分为:(1)低龄组(18-40岁,127例);(2)中龄组(41-60岁,177例);(3)高龄组(61-80岁,40例)。回顾性对比三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并观察三组患者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12月随访时间点VAS及腰椎ODI评分、MacNab功能评分差异。 结果: 3组患者术前VAS及ODI评分均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3组患者恢复良好例数依次为121、151及37例;恢复一般例数依次为4、13及3例;症状未见改善例数依次为2、3及0例。术后12个月,低龄组和高龄组患者均恢复良好。低龄组、中龄组及高龄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5.6及5.9天;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8.39、66.10及67.40分钟。术后6例患者出现感觉减退,9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害,9例患者出现硬脊膜撕裂。术后随访中,5例(2例中龄、3例高龄)患者出现术后疼痛,24例患者症状未见改善,11例患者因复发或椎间盘残留行再次手术。在本研究中,11例复发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盘及小关节突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尽管学习曲线陡直,但随着经验的增长手术效果确切。良好的手术效果有赖于合适病人的选择,不同年龄的患者行PELD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椎间盘再突出是值得关注的主要并发症,伴随有严重临近节段退变的患者发生再突出的风险可能更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