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4h内血小板聚集和预后的影响
【6h】

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4h内血小板聚集和预后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指南推荐的关键治疗措施,但其中约14%-34%静脉溶栓的患者在溶栓后24h内发生脑血管再闭塞,导致患者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目前认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脑血管再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包括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因此,探讨AIS患者静脉溶栓后24h内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对防治AIS患者静脉溶栓后脑血管再闭塞非常重要.由于目前指南不推荐在静脉溶栓后24h内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而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pre-treatment,AP)可以近似模拟溶栓后24h内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探讨溶栓前AP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24h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静脉溶栓前是否使用AP分组;分别在静脉溶栓前和静脉溶栓后3h、6h、12h和18h采集患者静脉血样,利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regation,MPA),致聚剂分别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主要结局指标包括7d神经功能改善和3m良好预后;次要结局指标包括静脉溶栓结束后和静脉溶栓后24h神经功能改善,以及1m和6m良好预后;不良反应包括24h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1m死亡率. 结果:共纳入AIS患者59例,AP组23例,平均年龄70.0±9.9岁,其中男性41(69.49%)例.AP组在静脉溶栓前,静脉溶栓后3h、6h、12h和18h以AA为致聚剂的MPA均低于非A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01;p=0.004;p=0.0001;p=0.0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是静脉溶栓前和静脉溶栓后3h、6h、12h以AA为致聚剂的MP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2;p=0.004;p=0.046;p=0.007).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前,静脉溶栓后3h、6h、12h和18h以ADP为致聚剂的MP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2;p=0.089;p=0.356;p=0.759;p=0.295).临床预后方面,包括主要结局、次要结局和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A并不影响AIS患者7d神经功能改善和3m良好预后(p>0.05). 结论:溶栓前AP既能降低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24h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又没有增加sICH和死亡风险,而且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