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硬膜下腔的解剖与麻醉的相关分析
【6h】

硬膜下腔的解剖与麻醉的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目前对硬膜下腔概念的争议

1.2本文的思路来源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的选择

2.2实验方法

2.3实验器材与药品

第三章结果

3.1牛脊柱试验结果

2.2狗脊柱实验的结果

3.3患者术后X线分析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关于硬膜下腔阻滞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硬膜下腔解剖形态的分析,从而为临床麻醉中所遇到的异常阻滞平面提供佐证,提醒麻醉医师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硬膜下腔的存在,及时认识到某些并发症是根源于硬膜下腔阻滞,尽可能避免出现硬膜下腔置管引起的严重危险境地。 方法: 1.通过对离体牛脊柱的解剖,明确在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存在一腔隙——硬膜卜腔; 2.通过对活体狗的脊柱解剖,分析硬脊膜下腔解剖学意义; 3.通过对临床出现,泛阻滞的患者术后不拔管,由导管注入照影剂欧乃派克4ml进行术后照影。 结果: 1.在离体牛脊柱上硬脊膜下腔较易分离,暴露完全。照片见正文。 2.活体狗的硬脊膜下腔基本暴露完全,亦可证实硬膜下腔的存在。 3.临床患者术后×线确认导管不在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而在另一个腔隙即硬脊膜下腔。 结论:硬脊膜下腔真实存在而并非是导管的“解剖”作用,硬脊膜下腔的解剖学特点可对临床上出现麻醉平面过广作出合理化解释。因此,该实验对认为硬脊膜下腔是一“潜在腔隙”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与新的认识。

著录项

  • 作者

    杜鑫丹;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麻醉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滕占喜;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麻醉学;
  • 关键词

    硬膜下腔; 解剖形态; 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