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相同的等待,不同的结果塞缪·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与高行健的《车站》之比较
【6h】

相同的等待,不同的结果塞缪·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与高行健的《车站》之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现状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等待戈多》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

2.1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

2.2《等待戈多》在中国的介绍、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高行健的媒介者作用和《车站》的创作

3.1高行健作为媒介的条件

3.2高行健和《车站》的创作

第四章 《等待戈多》与《车站》的主题之比较

4.1《等待戈多》——后现代语境下的等待

4.2《车站》-中国新时期语境下的等待

第五章 《等待戈多》和《车站》的创作手法之比较

5.1人物形象之比较

5.2 叙事结构之比较

5.3 语言之比较

5.4时间概念之比较

第六章 相同的等待,不同的结局

第七章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塞谬·贝克特是西方荒诞派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1953),通过在主题和形式上运用后现代的手法,表现了一个荒诞的、没有意义、没有深度的世界。这是最能体现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作品之一。高行健是中国“戏剧新模式的实验者”,戏剧艺术探险的“尖头兵”,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创作的实验戏剧《车站》(1983)表达了和《等待戈多》一样的“等待”的主题,形式上也有选择性的借鉴,是中国先锋派戏剧的代表之作。两部作品有着相似的等待主题,在结局上却表现为不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两部作品在主题和结构上的差异,探讨异同背后深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和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作品的相似的等待和不同的结局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出现这种异同历史的,文化的深层原因。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等待戈多》和《车站》的研究状况、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作了简要概述。文章的第二章分为《等待戈多》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传播。本章从传播学的角度介绍了《等待戈多》这部作品以及《等待戈多》在中国的译介、演出等传播情况,揭示了《等待戈多》在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为高行健的媒介作用和《车站》的创作。这一章从媒介学的角度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三个方面研究高行健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的影响,阐明了高行健能承担起从《等待戈多》到《车站》的媒介者的原因,通过简要介绍《车站》的创作及其特点,为《等待戈多》和《车站》两部作品建立起了有据可依的事实联系。第四章为《等待戈多》和《车站》的主题比较。通过运用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理论,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两部作品的主题进行比较,揭示两部作品不同语境下的等待内涵。第五章分为《等待戈多》和《车站》的创作手法的比较。本章从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语言特点和时间概念等戏剧要素入手,分析两部作品表现出的异同。第六章为相似的等待,不同的结局的原因分析,通过总结两部作品的异同,探究这种异同背后社会的、文化的根源。
  本文通过对《等待戈多》和《车站》的比较研究旨在表明《车站》的创作受到《等待戈多》的影响,选择性的借鉴了它的主题和创作手法。但是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两部作品又存在一定差异。塞谬·贝克特的“等待”是后现代语境下的等待,是从宗教的、人性的角度谈等待,是对价值观的怀疑和解构。这种“等待”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表达性”。高行健的“等待”是中国新时期语境下的等待,是从人生经验的角度谈等待。是一种人生哲理的阐述,是价值观的建构。这种“等待”是为了言说什么,有着可表达性。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荒诞,通过解构戏剧结构表达了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反叛。而高行健虽然在创作上借鉴了《等待戈多》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却又表现出对后现代主义的否定。
  高行健创作的《车站》是在借鉴《等待戈多》的基础上,在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土壤中产生的作品,为中国观众阐释了“荒诞”,对中国后续的“先锋派戏剧”或“小剧场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丰富中国的戏剧形式和繁荣戏剧舞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